吳聰笑道:“有勞二叔了”
顧永剛湊近吳聰接著說:“還有就是.............”
吳聰一驚:“二叔,這....!知道了,我盡力去辦”
人生就是無數部電影,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步走的是哪一出
話說這個年頭的學生會已經作為大學自製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生除了學習以外的其餘事項都由學生會負責。比如每年的優秀學生評選、獎學金的播放、學生會各部門的活動經費發放、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以及學校各種活動的開展、對外活動的具體實施、乃至學校發展的決策有需要學生會的參與和介入。而學生會幹部則享有著一般學生所沒有的特權,比如:每學年有2周的自由假期、2個學科的免掛科、獎學金名額優先、以及享受優惠或免費學校所提供的各項服務。
學生會主席作為學生會的核心領導頂層,則有著更換科任老師、彈劾教師、上書教育聯合會更換校領導的權利,甚至於每年校級優秀的教師的選拔都需要學生會主席的親自參與。每周一次的學生會主席和校長的麵對麵談話,則是學生和學校高層的一層交流,所以學校以及學生的問題都將擺放到這個桌麵上解決。
學生在校會受到學生科的處罰,那麼老師犯錯則會受到學生會的處罰,學生會教師投訴科專門負責受理這些事件。不過最最終否通過,除了聽審會教師50%的決斷權外,還需要學生會主席及學生會辦公室的50%的決斷權。可以說,這是一個學生和教師平衡劃的教學模式。
陸曉北當初在西校區任職的隻是院級學生會副主席,換作校級別幹部,也隻能算個某部門部長。但是就算是部門部長,所具有的職權也相當了得了,至少這次的缺席處分他完全可以使用自己享有的特權完全避免受罰。
學生會部員就和班幹部的所處的學生層次一樣,但是學生會享受的是中央教育部所發放的津貼,而班幹部隻能獲得所在係的學員給予的微額補助。所以,進入學生會成為每個大學生進入大學最初的理想。但是學生會的招入製度和招入名額也是受到中央教育部下達的文件嚴格執行的,所以大部分最後也隻能望而卻步。
這種製度的優越性在於,學校的各種決策不論何學生相關還是學校發展的所有動作全都透明化。學生和學校地關係也不隻是管理與被管理這樣,而是學生同老師共同監督共同管理。不過凡事有好就有弊,權利越大、位置就越高。位置站的高就難以把握方向,很多學生會高層和教師高層的互相利用與合作借以獲取更多的利益,使普通學生和一般的教師成為受害者。學生受於能否順利畢業的壓力、而老師則為了保全一份安穩的工作,隻有逆來順受的接受。
這也是陸曉北不想繼續待在學生會的原因,權利所代理的腐朽和黑暗讓他作嘔,一切都和他一來的初衷背道而馳。所以回到校本部,拒絕了所有部門和校學生會的所有邀請,安心的做一個宅男,以便虛度完這段無法安置的光陰。
但是抽身而出,就真的能不惹是非麼?陸曉北顯然沒想到今天會被設計,他明白如果不通過進入學生會,不再次借助學生會的力量。他真有可能背著這個處分直到畢業。現在的他正在醞釀一個怎麼樣的付出計劃,你我敬請期待。
吳聰真會如願以償的當上學生會主席麼?陸曉北的前路何去何從,請繼續關注
Time逆流的小說《浮生蕭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