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劉辯在漢末時期,在混亂的時代,匡扶漢室,又是將漢庭的命運延續了下來,至今已有數百年也,加之劉辯在位之時,提出的“萬世漢庭”這個口號,所以,和西漢的開創者漢高祖劉邦,東漢的開創者漢光武帝劉秀一樣,劉辯也是成為了漢庭第三個擁有顯赫地位的人!
在民眾口中,劉辯的名聲,比漢高祖劉邦還要英明神武,百姓們將劉辯尊稱為萬庭帝!
這也是為何這個老者,稱呼劉辯為萬庭帝的原因,
古時,漢高祖劉邦創立大漢,劉邦死前,一個和他發小的人,名叫盧冠背叛了劉邦,加之先前韓信、英布盡皆被劉邦所殺,因為劉邦擔心,他麾下的將領會危及到他大漢朝廷的天下,所以,手握重權的將軍,盡皆被劉邦所殺!
這一點,乃是曆代文武為之詬病的地方,更有一句話——狡兔死走狗烹,來形容帝王臣庭的昏暗。
反觀劉辯則是不同,劉辯在統一天下之後,並沒有下令毒殺他的老弟劉協,也就是漢獻帝,也沒有下令鏟除一眾功臣,便是往日效力於曹操、劉備、袁紹的一眾人歸順劉辯之後,也是得到了劉辯禮遇!
那一日,劉辯學了後世趙匡胤的手段,邀請朝中文武大臣飲酒,隻說了一句話,天下已定,國泰民安,寶劍當藏鋒於袖,諸多英勇蓋世的武將,當杯酒釋兵權!
劉辯這句話一出,身為劉辯最為信任的大將,也是劉辯的親家,三個三公級別的大將軍,趙雲,典韋,張英,盡皆是帶頭,將自己的兵權交了出去!
下麵的於禁、張郃等人自然不敢再有所異議,當將領們把兵權盡皆交出來之後,劉辯也是在諸多群臣文武的見證下,退位,親自攙扶著劉振,登上了帝位,並且宣布,自己將退居二線,國家大事,兵馬大權,盡皆交給劉振!
也正是如此,劉振剛上位,手握重兵,沒有了顧忌,大開大合,自己組建了新一代的秋香堂,裏麵成員,盡皆聽命於劉振,便是劉辯,都是無權插手!
正是因為劉辯的大膽,所以漢庭皇帝的過渡,風險降低到了最小!
劉辯這般的馬上皇帝,麾下文武何其多也,劉辯都在五十歲的時候退位了,包括丞相、將軍,也都在陳宮、郭嘉眾人的製定下,形成了五十歲退休的體製,也有了退休著一說!
可以說,劉辯做的諸多種種,盡皆是讓天下人為之佩服的事情!
再說,因為劉辯先見無比的額眼光,大漢諸地,也是產生出了諸多的學院,其中劃分出了三六九等,有著相應的人才選拔製度,也就是將舉孝廉製度徹底廢除,以縣為基,郡為初,進行了後世的科舉製!
百姓寒門,盡皆是得到了一個較為公平的入仕平台,這一點,足以讓數代百姓為之擁護,而且也一定程度上,讓那些官員,不敢為非作歹,因為他們五十歲就是要退休的人,朝廷會有專門部門,對該官員在任期間,做了好事,犯了哪些過錯,盡皆彙編成冊,留以備存!
要知道,退休之後,手中無權,若是在任期間,做的太過喪心病狂,便是普通百姓,都能上門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