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從2006年開始,在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兩個專業實施項目課程改革的試點。在華東師範大學徐國慶博士的指導下,從職業崗位任務分析入手,製定了市場營銷與策劃課程標準。並按照新的課程標準,對主要專業核心課程進行項目化課程改革。市場營銷與策劃就是其中的一門課程。這項項目課程改革被列入2008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
1.課程的地位與性質
市場營銷與策劃是市場營銷專業的核心課程。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畢業後無論從事哪種營銷崗位,都應該對企業的總體營銷活動過程有一個全麵的了解。
這能使得他所從事的某一具體營銷崗位工作能夠與企業的總體營銷思路相一致;了解其他營銷部門和營銷崗位的工作任務,懂得怎樣與其他工作任務的銜接與配合;也為他的營銷崗位遷移與崗位提升作基本素質、能力和知識的鋪墊。
2.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
市場營銷學的知識體係經過多年的總結和提煉,已經相當成熟。目前無論國外市場營銷學教材,還是國內廣泛使用的各類市場營銷學教材,體係基本相同。這個知識體係是對企業營銷活動的理論總結,是一個典型的學科型知識編排格式。
為了尋求市場營銷與策劃課程的改革方向和思路,我們選取了20個有代表性的浙江企業,實地進行人才需求調研。明確了企業市場營銷類崗位的13個具體工種的工作內容、工作方式以及相應的職業能力要求。調研後我們發現,無論哪個營銷崗位,都應該具備最基本的營銷崗位通用職業能力。這些通用職業能力既是學生學習其他營銷操作技能的必要準備,也是學生今後進行營銷崗位遷移和提升的必要準備和鋪墊。市場營銷與策劃即是營銷類崗位的通用能力之一。
根據以建立基於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教育課程改革思路,本課程把企業營銷活動的主要內容設置成若幹個工作任務,以工作任務和產品項目為載體,以學生自己做為主,實現教學做一體化,達到“做中學,學中做”,始終把學生置於學習的主角,教師做配角。學生通過做各類產品營銷項目,親身體驗營銷感悟,掌握營銷技能,學習營銷知識。達到“願意學、學得進、記得牢、用得上”的教學目的。
3.課程內容的選擇依據
“5W1H法”是企業普遍采用的消費者購買行為分析方法。它研究的是消費者為什麼購買(why)、誰來購買(who)、在哪裏購買(where)、在什麼時間購買(when)、購買什麼(what)以及如何購買(how)等6個問題。“為什麼購買”研究的是消費者購買的原因;“誰來購買”研究的是目標消費者是誰;“在哪裏購買”研究的是消費者購買產品的場所;“購買什麼”研究的是消費者購買時對產品有哪些要求,尤其是品牌方麵的要求;“如何購買”研究的是消費者的購買過程。根據這個分析方法,企業營銷決策相應地設置了6個模塊,即6P模式:消費者(people)需求分析、目標市場與市場定位(position)、產品策略(product)、定價策略(price)、渠道策略(place)、品牌推廣與銷售促進(promotion)策略。“為什麼購買”和“如何購買”的問題主要由消費者需求分析模塊中解決;“誰來購買”主要由市場細分與市場定位模塊解決;“在哪裏購買”主要由渠道策略模塊解決;“購買什麼”主要由產品策略解決;“在什麼時間購買”則主要由促銷策略模塊解決。建立在消費者購買行為分析基礎上的各個營銷決策模塊,各自之間既保持一定的獨立性,也保持相互的連接性。同時增加了企業營銷環境分析的相關內容。
4.課程的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全麵了解企業營銷活動的基本內容;樹立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的營銷觀念;能夠完成相關的營銷工作任務。具體工作任務有:(1)能夠對所營銷的產品做出消費者需求分析;(2)能夠對所營銷的產品做出營銷環境的分析;(3)能夠對所營銷的產品進行目標市場的選擇與產品的市場定位;(4)能夠對所營銷的產品進行產品策略決策;(5)能夠對所營銷的產品進行合適的定價;(6)能夠對營銷的產品設計渠道和對渠道進行有效的管理;(7)能夠組織和實施品牌推廣與銷售促進活動;(8)能夠根據企業營銷的要求,編製簡單的營銷策劃方案;(9)能夠對企業的實際營銷活動進行總結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