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年,人近三十。
2013年的春節,許多親朋好友陸續都到家裏來拜年,氣氛好的能讓人暫時忘掉不開心的些許事情。
在農村,輩分小的要給輩分長的拜年,嘴裏不停的說著“過年好”,可是需要我張嘴拜年的並不多,因為祖輩、父輩的輩分非常高,隨著2006年98歲高齡的爺爺去世,我上麵的長者隻剩下一輩人,而我下麵的晚輩卻已經達到了三代,一些家族裏麵遠房的親戚都要喊我“太爺爺”,這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雖然不用給紅包,可是他們的年齡比我小不了多少,他們喊的出口,我卻答應的很不自在。即使是這樣,還是要回人家一句“過年好”,而且要麵帶笑容,笑的我臉已經有些僵硬了。
一個遠房的小外甥女(這個是真的比我小了一些)問我:“小舅,你今年多大了?”,當時的我手指間夾著一支煙,眼望著她,半天沒說出話來。不是忘記了自己的年齡,亦不是認為晚輩詢問長輩年齡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卻是在她問我的刹那間發現自己已經年近三十。
在停頓了幾秒鍾後,我硬是擠出一絲笑容,並用閃躲的語言回答她:“你看我有多大?”
“二十三、四歲吧。”她思考了一下說。
說實話,我聽過她的回答以後確實應該有那麼點開心,快三十歲的人了,讓別人覺得隻有二十出頭,是應該非常高興的事情,如果發生在一位女士身上,估計這位女士要樂三天,甚至做夢都會笑醒吧。可是我在當時卻有一種非常失落的感覺,:“哪啊,都快三十了,可不是二十歲的年紀嘍!”
“不可能的,我不信,小舅你騙我。”
“沒有沒有,真的,你今年多大了?”
“我19歲啊,今年高考。”
“那我確是大你10歲,不信問問你爸。”
“老爸,老爸,我小舅是不是真的三十歲了?”她還是不相信,去問他的父親也就是我的姐夫。
“你舅舅確實快三十歲了,沒蒙你。”我姐夫給出了一個肯定的答案。
那天,我破天荒的在家裏、在過年的時候、在和親戚朋友吃飯的時候,喝多了,而且是酩酊大醉。以前在和親朋喝酒時,從來都是點到即止,因為我覺得我還小,和親戚們喝酒的事還輪不到我。可是一個晚輩的發問,卻讓我恍然大悟,我已年近三十,真的不再年輕了。
難道那一切都是在夢中度過了麼?
“陳牧之,快醒醒,老師過來了”,忽聽得耳邊有人喊我。
我悠悠睜開朦朧的雙眼。看到數學老師“小方”正帶著能殺人的目光向我走來,“陳牧之,上課睡覺?別以為你考了個滿分就洋洋自得,你還差的很遠呢!集中點注意力。”
這應該是我最美好的年華了吧!——初中時代
我的初中時代,有著名列前茅的成績,有著處處向著我的老師,有幾個關係鐵磁的死黨,甚至有著一個漂亮的女朋友;而且沒有過於繁重的作業,沒有周末的學習班、興趣班,每天都可以過得非常自得。
“小方”還在講台上喋喋不休的講述著一個數學公式,我卻扭頭看著我的同桌美女。
“好危險啊,真怕老師會讓你罰站。”我的同桌,也是…就算是吧,我的女朋友——小旭。為什麼叫就算是呢?其實初中年代,情竇初開,剛剛對異性產生一種奇妙的好感,跟當今時代不能比啊,初中的孩子們,談朋友談的天昏地暗,天無棱地無角的,摟摟抱抱親親我我,甚至小小的年齡就去開房,可談亦可悲啊!我那個時代呢?拉拉小手都扭捏半天,更別說別的行為了,以當前的目光看,充其量算個比較要好的朋友吧。
“鈴鈴鈴…”放學的鈴聲響起,預示著一天的又接近了尾聲。
“走吧,小旭,送你回家。”
“不用了,我騎自行車呢,你家這麼近,送我回去要繞遠的。”
“沒事,走我馱著你。”
夕陽映襯著一幅金色的背景,我騎著一輛女式的坤車,後麵載著一個我心儀她、她也心儀我的女孩,一條馬尾辮在風中甩啊甩啊!得此生活,夫複何求!
平淡的一天,沒有所謂的激情,也沒有無窮無盡的樂趣,可年少的我覺得這就是最美好的生活。
早上起來匆匆吃過早飯,說一句“媽,我上學了。”;白天的課堂,聽著老師喋喋不休的授業,偶爾開個小差,偷偷睡上一覺,也會有體貼的女朋友在老師注意自己的時候,叫醒正在留口水的我;放學的時候,要麼送小旭回家,要麼和同學在操場上打打籃球、踢踢足球,瘋跑一陣子;晚上回到家,喊一句“爸媽,我回來了,晚上吃什麼呀?餓死了…”;吃著媽媽做的香噴噴的飯菜,菜足飯飽後,花費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寫完老師布置的作業;看看那號稱“萬人空巷”的電視劇,然後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