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二章身體不好(1 / 2)

八月中旬的未央宮夜晚。

劉徹一個人靜靜的坐在書案前批閱著奏章。

案桌旁的燭火輕輕跳動,他的心也一直都沒能靜下。

奏章批閱到了一半,他就停了下來,拿起另一本竹簡看起。

這份竹簡,正是霍去病前幾日那份請封三王的奏章。

攥著手中的竹簡,看著上麵的每一個字,劉徹不禁暗自搖頭,“寫的真直白啊,倒也像是他的風格,嗬嗬,請封三王,被人利用了都不知道,當真是夠傻的啊。你難道不明白,你帶頭上書意味著什麼嗎?意味著你和衛氏站到了一起,意味著你和據兒站到了一起啊。”

“朕當然知道,你和他們不是一路人,你隻是單純的喜歡據兒,認為他可以做我大漢未來的帝王,但不行啊.......”劉徹放下了手中的奏章,苦苦一笑,“你真的不該公開表態,公開要求朕冊封三位皇子為王啊,朕已經吃夠了外戚的苦,不想再讓大漢下一代皇帝也走上和朕年輕時同樣的道路啊。”

回想起那日霍去病在朝堂上公然提出要冊封三皇子為王時,那一刻,劉徹望著他的目光充滿了殺氣,那一刻,劉徹幾乎都快要按壓不住自己心中的殺意。

冊立三王!這麼說你霍去病也要和衛氏站在一邊了?縱然你和他們水火不容,可在未來儲君的選擇上,你們卻是一模一樣啊。

請封三王事件隻是一個導火索,但這個導火索卻重重的激發了劉徹對霍去病的恐懼。

就像他想的那樣,不管霍去病和衛氏之間的矛盾有多深,隻要他們在儲君的選擇上站在了一起,那也就表明,他們是一路人。

太子,皇後,大將軍衛青,衛氏,再加上你霍大司馬,這衛氏的勢力大的可都有些嚇人了。

劉徹無奈的攥著手中的奏折,痛苦的望著奏折上的每一個字,而此刻,他的腦海中也浮現了過往的一幕幕。

霍去病不聽聖旨,擅自斬殺渾邪王,當著小順子公公的麵,一刀殺了渾邪王,視自己的聖旨為無物。

霍去病搶在他的前麵,封禪天地,直到現在......他這個帝王都沒有能封禪啊。

越過自己,擅自調離二十五萬大軍,消失兩日,兩日後大軍歸來,死傷兩千餘人,所有隨行將領全部選擇袒護他,而他到現在也沒給出自己一個滿意的答複。

甘泉宮狩獵,霍去病無視自己,當著自己的麵射殺李敢。

甘泉宮狩獵,霍軍嘩變,三千霍軍將士為了霍去病,選擇用刀指向自己,指向了他這個皇帝。

請封三王......在儲君這個禁忌的話題上明確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明確表明了他這個大司馬的態度。

寧願娶一個來曆不明的女子,也不願意娶他大漢的公主。

還有那無數次的頂撞,無數次的爭吵,無數次在朝堂上指著自己,大罵朝局黑暗,社稷不公。

想到這裏,劉徹苦笑連連,“去病啊,你做了這麼多事,你做了這麼多足以誅九族的好事,還讓朕......怎麼袒護你啊。”

“陛下。”江源來了,跪在劉徹身前。

劉徹沒有理會他。

江源雙眸一轉,微微一笑,隨後輕輕的說出了一段話。

“漠南大捷,河西大捷,收服河西,漠北大捷。”

劉徹怔住了,他怔怔的看著江源,過了許久,口中呼出了一口鬱氣。

“太多了是不是?”劉徹苦笑著問。

江源點了點頭,“確實有點多了,甚至......不應有這麼多。”

劉徹認同道:“是啊,如果隻有一兩件,那還算不了什麼,但他的功勞實在是太多了,威望也太盛了,就連朕......”

“陛下,臣以為,其他不談,光是這一條就夠了,臣子的威望怎可超越陛下!”江源看著劉徹,目光灼灼,“霍大司馬的功勞太多了,威望也太盛了,不適合,不適合繼續存在了。”

聽著江源的話,劉徹沉默了許久。

半響後,他點了點頭,“你說的對,他的存在對朕的皇位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威脅,隻要有他在,朕就不能睡一個安穩覺,隻要有他在,朕就要日日夜夜的提防著,可他......可他足夠忠誠啊。”

劉徹當然知道霍去病的忠心,他當然知道那個少年郎的一顆赤子之心從來都沒有變過,但他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他的威望也實在是太盛了,這就是隱患,霍去病早已在不知不覺間成了劉徹皇位的威脅。

事實上,霍去病以往做過的那些事不過是陪襯品,真正讓劉徹對他起了殺心的還是他那天大的功勞,和無與倫比的身望。

就像衛步曾經猜測的那樣,漠北之戰還沒結束時,劉徹的心頭對霍去病就已經隱隱起了殺心。

還是那四個字——功高震主。

而功高震主也必將引發另一點,那就是君疑。

試問,立下如此多戰功之人,他就算是再怎麼忠誠,帝王......也不敢相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