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偉眉頭一皺,他似乎猜到了那個人是誰,“你沒有誇大嗎?日後你起兵定然是已數十萬精銳邊軍進攻中原,一兩人隻怕對你造不成什麼太大的影響吧?”
安祿山的臉上再無諂媚,十分凝重,好似如臨大敵般道:“大人,小的絕對沒有誇大,那個人非常厲害,小的絕對不是他的對手,縱然是已兩倍之軍進攻,小的也沒有把握,能維持不勝不敗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黃小偉了然,對於安祿山對他的評價,他一點都不感到意外,事實上,如果真正是熟知曆史的人,恐怕對高仙芝這種人不會太瞧得上眼,因為跟那個人比起來,高仙芝根本上不得台麵。
而這個時代的另一大將,另一個遠遠不如高仙芝知名度高的人,卻能贏得所有人發自內心的敬佩。
“連戰連捷,十萬鐵騎大破二十萬契丹大軍,唐明皇的義子,堪稱這個時代第一名將的四鎮節度使王忠嗣!你說的是他吧?”黃小偉輕歎一氣,眸光虛幻。
王忠嗣,王忠嗣,可以比肩小軍的王忠嗣啊。
“不錯正是他,大人,不是小的對自己沒自信,而是他王忠嗣太厲害了,小的隻敢保證和他打個平手,甚至連平手也不敢保證。”安祿山苦著臉道。
黃小偉低頭想了一會兒,“這個人我會解決的,你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下一次我來的時候,希望你已經成為兩鎮節度使了。”
說完,黃小偉消失在了安祿山的眼前,隻留下安祿山一個人怔怔的看著他剛剛站著的位置。
........
王忠嗣,十八歲首戰,率三百精騎突襲吐蕃大營,斬首上千,俘虜四千,俘獲牛羊上萬,一戰成名。
八年後再征吐蕃,於逆境力挽狂瀾,王忠嗣率其部將士浴血拚殺,再敗吐蕃。
昔日大唐五次北伐契丹,然五次皆敗,天寶元年,王忠嗣率十萬鐵騎出雁門,會戰二十萬契丹大軍,忠嗣雷霆出擊,三戰三捷,二十萬奚族契丹聯軍全軍覆沒,其三十六部皆向大唐請降,其後幾十年不敢作亂。
公元742年王忠嗣率朔方軍趁突厥內亂,大舉進攻,此戰後,王忠嗣一舉掃平東突厥,曾經的突厥汗國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
公元前746年,唐玄宗命王忠嗣兼任朔方、河東、河西、隴右四節度使。四鎮兵力共計26餘萬人,占大唐精兵半數。
一人佩四鎮之印,掌控萬裏邊疆,勁兵重鎮。
這在大唐帝國的曆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也不怪安祿山如此的害怕王忠嗣,如此名將,真不是他能對付的了的,隻有霍去病和蒙恬其中一人能與其一爭上下!
可......在黃小偉的眼中,名將總歸還是人,還是一個他隨手就可以抹去的人。
如果可以的話,他真的不想對王忠嗣出手,真的不想對這麼一位名將出手!他欽佩王忠嗣,因為他是和霍去病蒙恬一樣的忠義之將,但,王忠嗣......你不該擋我的路。
真的不該.......擋我的路。
........
開元十八年,洛陽城。
十一歲的楊玉環孤零零的蹲在自己叔父家的花園裏,無聊的嘟著小嘴,看著院裏的花花草草。
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但女孩子的變化並不多,看起來還是和去年差不多,不過個頭倒是長起來了不少,已經一米四了,那張傾國傾城的臉蛋也依舊如往日般美麗。很難想象,這麼漂亮的女孩子居然隻有十一歲。
可這一年裏,楊玉環卻很少笑。
因為那個人不履行諾言,明明答應了自己,隻要她好好練舞,他就會經常來看她。
再這一年多來,她已經很努力的在學習舞蹈和音律,就連前來教導她的老師都會誇讚她的聰慧,可......可自從上次一別後,他便好像人間蒸發般,再也沒有出現過。
楊玉環的心情很低落。
她很想他。
很想那個對自己很溫柔,很好的男人。
每天,楊玉環做完了功課,練完了舞蹈和音律,無事的時候就蹲在花園裏,看花,看草,看螞蟻搬家。
今天也是這樣,楊玉環靜靜的,乖乖的蹲在花園裏,看著螞蟻們成群結隊走過。
看著看著,楊玉環的眼神就直了,與其說她是在看螞蟻,倒不如說她是再發呆。
精致的小臉蛋上,掛著淡淡的憂愁。
“好看嗎?”就在楊玉環發呆到了對外界充耳不聞時,那熟悉,淡淡的,溫柔的聲音自她的耳邊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