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渾邪王的悲哀(2 / 2)

“讓休屠王來見我。”

沉默,死一般的沉默,等了許久,渾邪王都沒聽到帳外的士卒傳來“遵命”二字的聲音,不解的渾邪王站起身,掀開帳簾,走出了王帳外,想要去看看這是出了什麼事。

當他走出帳外,看到眼前的這一幕時,渾邪王整個人都呆住了。

諾大的渾邪王庭裏,到處都是破破爛爛的帳篷,傷兵的哀嚎之聲從其內傳出,四處都充斥著破敗之氣。

三五成群的匈奴騎兵圍在幾堆篝火前,滿麵愁容的喝著酒,彎刀隨意的丟在一旁,有的甚至連刀都丟了,整片王庭裏更是在看不到幾麵豎起的戰旗,不是被人踩在了腳底下,就是東倒西歪的豎在一旁,小風一吹,便是吹到了一片.......

哪怕是正在王庭外的草地上吃草的戰馬,一個個都是耷拉著耳朵的,乃至於,渾邪王還從戰馬的身上看到了頹廢二字。

唉,畜生都是如此,更不要說是人了。

此刻,整片王庭裏響起最多的大概就是歎氣聲吧。

渾邪王無言的望著這一切,如果換了以往,渾邪王大概會大聲斥罵這些士卒,讓他們都給自己把戰旗豎好,東倒西歪的像什麼話!還有,都把你們的武器給本王找到,你們誰見過當兵連自己武器都保不住的!

這些話,渾邪王目前已經沒有勇氣,也沒有那個臉說出了。

當兵的連武器都保不住,他這個當大王的何嚐不是連自己的家園都沒有保住,事到如今,他還有什麼臉麵去訓斥普通士卒,造成今日這種局麵的不正是自己嗎?

渾邪王說的很對,造成今日這種局麵的不是別人,正是他渾邪王。

若是當日他在皋蘭山下擊敗了霍去病的漢軍,若是當日他不去圍攻李田,皋蘭山一戰又怎麼會敗?河西又怎麼會丟的這麼快!

而自己的部眾.......又怎會受到如此慘重的傷亡。

是啊,自祁連山麓一戰結束後,霍去病的大軍雖然撤出了河西,但更多的漢軍卻從邊關湧了進來,在公孫敖的帶領下不斷地橫掃和追擊著河西境內的頑強份子,這幾日裏渾邪王幾乎都快被公孫敖手下的大批漢軍打成了喪家之犬,東逃西跑,要不是仗著對河西地形的熟悉,渾邪王估計早就被公孫敖全殲了。

可饒是如此,渾邪王也遭受到了公孫敖所部的毀滅性打擊。

不久前,祁連山麓一戰還沒有打響之時,渾邪王的身邊還有著十幾萬的百姓和三萬多的大軍。

可當祁連山麓一戰失敗後,渾邪王就失去了那十幾萬的百姓,三萬大軍也是在這幾天的逃亡中,接連戰死了五千多人。

照著這個勢頭下去,估計用不了多久渾邪王就會變成孤家寡人.......

那十幾萬百姓是渾邪王主動拋棄的,他也沒辦法不拋棄,帶著這麼多百姓他怎麼跑啊?怎麼逃避漢軍的追擊。

他不是劉備,沒有帶著十幾萬百姓跑路的勇氣,在他的眼中那些百姓就是累贅,是自己逃亡路上的負擔,所以他毅然決然的舍棄了那十幾萬苦苦哀求他,懇求自己能帶著他們一塊走的百姓。

渾邪王這麼做其實也沒什麼不對,他拋棄這些百姓也是為了能給他們謀一條生路,不然大家都在一起,遲早都得被漢軍一網打盡,到時候,這十幾萬百姓在亂軍中死上他個幾萬一點都不奇怪。

相反,如果渾邪王主動拋棄這些毫無防抗力的老弱婦孺,雖然自己的做法有些不恥,可那些百姓至少能一個不少的全活下來不是嗎?

漢軍還不會那麼傻傻的對匈奴百姓做出屠戮一空的事情。

丟棄了十幾萬百姓,渾邪王和他麾下大軍的行軍速度就提了上來,但仍舊沒有什麼卵用,在漢軍鋪天蓋地的圍剿之下,渾邪王數次都瀕臨險境,看看那些傷兵和連兵器都丟了的匈奴騎兵就能知道,渾邪王這幾天過著的到底是什麼日子。

說到這裏,可能有人要問了,渾邪王不是已經逃走了嗎,幹嘛又回來?

嗬嗬,不回來,那他又能去哪?

漠北的伊稚歇會收留他嗎?

漢軍會放過他嗎?

放眼天下,不是漢軍的地盤,就是匈奴人的部落,他往哪裏跑啊?

西域?有那個命去嗎,而且他要是真去了,伊稚歇搞不好還會認為他率部叛逃,帶上幾萬大軍來圍剿他根本就是小事一樁,那些西域大國說不定還是幫伊稚歇狠狠的收拾他這條落水狗呢。

目前,幾乎是用一句話,就可以來形容渾邪王目前的處境。

天下雖大,但卻早已沒有他渾邪王的容身之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