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鮮卑的雜碎,來吧,再續前世一戰!!”冉閔的臉上,盡顯瘋狂,他竟一人單槍匹馬的殺進了連環馬中。
可哪怕是冉閔來了,曹操劉備臉上的神情沒有絲毫的喜悅,相反,變得更沉重了,因為十五萬的清軍也到了。
黃小偉自從在亂軍中看到了冉閔那高大的身影兒後,便是回到了寨牆上,他的武悼天王,他們的英雄來了,還有什麼需要擔心的嗎?但在他看到清軍後,臉上的神情也是陰沉了下來。
看著望遠鏡中,他一個個身披五顏六色盔甲的滿清鐵騎,黃小偉便不自覺地攥緊了雙拳,放下了望遠鏡,衝曹操劉備緩緩吐出了“滿八旗”三個字。
曹操劉備也急忙抓過望遠鏡好一頓觀望,望遠鏡中的清軍鐵騎,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顏色,黃白藍紅,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還有正紅旗,和鑲紅旗。
這八支鐵騎可以算得上是大名鼎鼎了,正是他們覆滅了大明,覆滅了那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可在曹操劉備的眼中,即便是正白旗和鑲白旗的人,身上的盔甲也都是血色的,因為他們的手中沾染了太多漢人的鮮血。
怎能忘懷揚州十日?
怎能遺忘嘉定三屠?
還有那些自清軍入關後,便死在了他們鐵蹄之下的大明百姓。
而此刻的曹操雖然不知道武關失守,幾十萬百姓被屠盡的消息,但他卻看到了清軍中的一樣武器,大炮,不錯,就是大炮,正是靠著這些大炮,満八旗才轟開了武關的城門,展開了大肆的屠殺!
但當清軍出現在正麵戰場後,出乎預料,他們並沒有選擇開炮,而是揮舞著長刀殺了上去,對啊,終歸他們也隻是一群塞外的遊牧民族,他們堅信長刀弓箭才是最好的武器,可即便清軍不動用大炮,那十五萬的人馬也是一股腦的衝向了魏蜀大軍,展開圍殺。
就在這時,一聲淡淡的長歎響起。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一員四十多歲的明軍大將,率領五萬威風淩淩的明軍出現在了清軍的身後。
這員大將相貌俊朗,成熟穩重,剛剛他念出了自己生前所寫的一首詩詞中的某一句,此時的他看起來少了幾分武將的肅殺之氣,多了幾分文人的憂愁之風。
但下一刻,他的氣勢陡然一變,再無之前那好似文人墨客一般的氣質,變得是那麼高不可攀,是那麼的不敢讓人直視,渾身的殺氣源源不絕的散出體外!
這員大將拔出了腰間的寶劍,一聲令下:“戚家軍,隨我殺!”
戚繼光,抗倭英雄戚繼光,沒有任何的爭議,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在戚繼光的率領下,曾經打的倭寇望而生畏的戚家軍,於亂軍中,向那些滿清屠夫亮出了自己的獠牙,“祖先的恥辱,必將洗刷!”
而也就在戚繼光率軍殺向了清軍的背後,遠處的渭河,突然出現了數十艘明朝獨有大船。
船上站滿了密密麻麻的明軍,他們更是打著明字和鄭字旗號,黃小偉第一時間便發現了他們,此時不由道:“不會是鄭和來了吧?可我怎麼沒看見他那艘特大號的寶船呢?”
曹操從黃小偉手中搶過望遠鏡,看了好一會兒,隨後微微一笑道:“不是鄭和,一個更厲害的人來了。”
霎時間隻見數十艘的明軍戰船,全都停靠在了岸邊,無數的士卒從船上跳下,領頭的一名身穿盔甲,相貌堂堂,滿臉英雄氣的中年人,長吼一聲:“驅除韃虜,複我中華!”
這名中年人帶領著士卒率先殺向了蒙古人的背後,在他的身後,幾萬明軍聲嘶力竭,拚命嘶吼:“國姓爺!”
鄭成功,國姓爺鄭成功!
我們的國姓爺來了,我們那個傲立於孤島之上,不為金銀財寶,不求封侯拜相,隻求光複大明的國姓爺來了。
當年的康熙大帝就曾為他寫過一副名聯
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
諸王無寸土,一隅抗誌,方知海外有孤忠。
這是來自敵人的評價,康熙也當過很多人的麵講過,“朱成功明室遺臣,非吾亂臣賊子。”這是英明如康熙大帝,對他的感歎,他從來都沒將鄭成功視為敵人,因為他敬佩那個堅守在孤島上的男人。
終於,往生之門的英雄,歸來了,在繼冉閔,戚繼光,鄭成功之後,還將有無數人來參與這伐天一戰,就比如說,此時出現在柔然大軍東側,打著北齊旗號的大軍。
和那名帶著猙獰麵具的大將!
-------------------------分割線,我們的英雄,歸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