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黃小偉直接口述了曹操的話。
“不該問的別問,你隻要知道我們隨時都能來到大唐就行。”
得到了黃小偉的答複,武則天鬆了一口氣,但這口氣剛鬆,便又提了上來,隨時都能來,聽這位逍遙侯的意思,隻怕那些早已化為了一捧黃土的聯軍將士,來大唐就跟旅遊一樣,這可不好辦啊,若他們還是像這次一樣,突然就出現在了長安城外,武則天也沒有什麼把握能消滅掉他們,唉.......為今之計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反正就一句話,現在這些人萬萬不可得罪,不到萬一,絕不能撕破臉皮。
回到了大帳,武則天還有李績以及劉仁軌又和曹操秦始皇他們談了一下相關的事情,最後達成了約定,聯軍將士即刻退出長安城,在城外安營紮寨,同時武則天先從長安城內運出二十五萬石的糧草,交給秦始皇他們,剩下的等湊齊了七十五萬石在一並交付。
現在相信大家夥應該明白,為什麼劉備一開口就是一百萬石了吧,不錯,這一百萬石中隻有七十五萬是給劉備和曹操他們三家出兵的代價,一人二十五萬,剩下的二十五萬則是作為大軍這幾天吃飯用的消耗品,劉備和曹操包括秦始皇,他們此次出兵隻帶了兩天的糧草,說白了,這夥人還是打著以戰養戰的想法。
用大唐的糧食來養活自己手下的兵,那可真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老子不僅要揍你,你還得給老子飯吃,你說說,這上哪兒講理去。
要說劉備他們也是夠慘的了,隻敢要二十五萬,很明顯李老四給他們留下的印象過於深刻,三個扛把子嚴格按照李老四訂下的價碼開口,要不然就曹操劉備他們幾個人的德行,指定得要三百萬石,一人一百萬。
武則天李績還有劉仁軌,三人帶著一種極為複雜的心情走了,此次雖然沒有割地也沒有賠款,但他們依舊高興不起來,畢竟是打了敗仗,還差一點就亡國,但有一點武則天他們還是蠻高興的,那就是曹操嚴令不準此次大戰記錄到史書之中,措辭非常嚴厲,大有你們要是敢泄露出一星半點的消息,老子就帶著兵馬卷土重來的架勢。
武則天這邊還巴不得史書不寫這麼丟人的事兒呢,但這場大戰造成的後果實在是過於嚴重,幾十萬人沒了性命,怎麼可能一點蛛絲馬跡都留不下,可沒關係,當政府想要讓一件事兒消失,那他必定就會消失。
一點點的蛛絲馬跡,無關大雅,因為武則天和李治做得很絕,在後世,這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居然連野史都沒有記載,可見他們做到了什麼程度。
事實上,在李唐正式宣告滅亡之前,每一任的李唐皇帝不管他是昏君還是怎樣,都在不留餘力的抹平此次大戰的痕跡,凡是發現有人敢私下談論,或者寫成文章記錄了下來,那就恭喜那些碎嘴子和手欠兒的官員百姓,政府會給他們頒發一張地府終身遊的門票。
僅有一些沒事兒閑的蛋疼的官員在自家的族譜裏,提了那麼一嘴,如果大家有幸自家族譜裏,關於唐朝的記載中,找到了此次大戰的蹤跡,那恭喜,你發現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曆史。
而且這場大戰,遠遠沒有結束,這隻是一個開端。
至於為什麼在此次大戰過去了幾百年,李唐的皇帝們還這麼積極,風雨無阻,前仆後繼的做著這件事?
很簡單,不僅僅因為丟人,還因為這是祖訓。
祖訓不可違,相信他們應該都挺聽過,所以李唐的皇帝們,就這麼認真的做了下去。
至於這個祖訓的由來嗎,是大唐三任皇帝同時留下的遺命,李治臨死前交代過這件事兒,他很好理解,實在是被打怕了,而且此次大戰要是流傳下來,老百姓罵的就是他這個當時的最高長官,出於給自己洗白的念頭,李治自然會認真的留下了話。
武則天死前也是同樣仔細叮囑過這件事兒,她在經曆過此後的大風大浪後,便明白了一點,那些人,隻能當朋友,也必須當朋友,作為朋友,她盡力幫忙也不是什麼怪事兒。
至於這最後一位皇帝。
他的名字可以說是鼎鼎大名。
唐太宗,李世民。
他也留下了遺命,不過這道遺命,是在他二十多歲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