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示好(2 / 2)

這是從服飾,武器,等等一係列的轉變。

龍椅之上的李治心忙意亂的擺了擺手道:“行了行了,朕現在也不想說這些沒用的廢話了,我就問你們,誰能解了眼下的長安之圍?”

劉仁軌:“皇上,臣建議,現在立刻就發表勤王文書,召各地將領王師速來長安勤王,同時將遠征高句麗的薛仁貴將軍的四十五萬遠征之軍調回。”

武則天蹙眉道:“劉愛卿,你說的這些都是遠水,又怎能解得了近渴?不說各地王師,離這裏最近的守軍要三天時間才能趕到,也才不過五六萬的州府之兵,我大唐長期在邊關征戰的精銳將士,至少也要十天才能趕到,而薛仁貴老將軍的兵馬,更是需要一月才能回朝,現在城外的近百萬敵軍已經拿下了長安外城。”

“哀家知道禦林軍的將士們,有誓死保衛長安之心,但你剛剛也說了,城外的敵軍非但戰鬥力不弱於我們,還要強出一籌,縱然哀家已經保留下了四十萬的精壯,可這些人都是新兵,甚至連新兵都算不上,即便是在加上二十萬禦林軍,你們真的能守到援兵來的那一刻嗎?”

劉仁軌一句話也說不出了,武則天說的都在理,離長安最近的戰鬥力最強的當屬與突厥人作戰的三十萬邊防軍了,剩下的大都是一些府兵,把守城池,維持秩序還可以,這要是拉到戰場上,隻是徒增傷亡罷了。

大唐國力強橫,兵馬更是有著上百萬,常備軍至少是維持在一百五十萬這個人數,但這一百五十萬人有三十萬人都是各地的州府兵,還有三十萬常年與突厥人作戰的邊防軍,以及長安的二十萬的禦林軍,再就是薛仁貴此次帶領的四十五萬遠征軍,剩下的都是一些雜七雜八的。

其實長安城的防禦力量以及算是很強橫了,可沒辦法,黃小偉他們來的時候太好了,原本薛仁貴帶領的四十五萬遠征軍中,有二十五萬就是原本駐紮在長安附近的兵馬,可高句麗那邊戰事一開,這二十五萬人馬就被調走了,正常時候,長安城的守軍至少是有五十萬,現在......就剩下了二十萬,少了一大半,雖然長安城的禦林軍,號稱唐軍中除了玄甲重騎和邊防軍外,最驍勇善戰的將士。

可這所謂的精銳在秦始皇等人的百萬雄師麵前,也未免太不堪入目了一點。

至於武則天保留下的那四十萬老百姓,都說了是老百姓,又怎麼能跟魏蜀秦三國的王師相提並論,這些老百姓在聯軍將士的麵前,根本就是一個個待宰的羔羊。

也就是說,武則天和李治要靠這二十萬的禦林軍,四十萬的老百姓守住長安十天,方能等到邊防軍來援。

可在場的哪一個不是心知肚明,還十天,能守上五天都得燒高香了,真要是打起來,那些老百姓武器都不知道能不能拿穩,估計一個個都得嚇尿了褲子,跟新兵一個德行,不對,還不如新兵呢,新兵好歹還進行過訓練,而這些強押來的壯丁呢?有那個時間給他們訓練嗎?

總而言之,現在的局勢對於大唐簡直是壞到家了。

也就在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英武公李績開口了。

李績之前一直在閉目養神,此刻睜開了自己渾濁的老眼,沙啞道:“皇上,微臣敢問,現在距離長安四門被破,已經過去了多長時間?”

李治一愣:“好像過去一個時辰了吧。”

李績繼續道:“一個時辰前他們就攻陷了長安四門,可接下來他們為什麼就沒有在繼續進攻?要知道他們可是有著百萬雄兵,統軍主帥自然也會知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

“可他們就是沒有在發動進攻,老臣還聽說,他們甚至放回了之前禦林軍中被俘的幾百士卒,不僅如此,再破城之後,敵軍沒有一人擅自踏入百姓家中為非作歹,皇上,你覺得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對百姓秋毫無犯,我們可以將這認為是他們要收買人心,可在兩軍交戰之中釋放俘虜,我們是不是可以將這認為是他們........”

“再向我們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