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 品牌七宗最(1 / 1)

上個世紀末,國外經典品牌專著開始在中國陸續出版,並逐漸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品牌研究繁榮格局。這些西方經典品牌理論傳入中國並被廣泛應用,一批有魄力、有遠見、有實力的企業根據對這些經典理論的運用和創造性的改良,創造出一批在國際上叫得響的品牌,如海爾、格力、聯想等。

然而,我們也發現企業在塑造品牌的過程中出現了諸多的問題,有些是小範圍的,隻涉及企業;有些則是大範圍的,波及到整個行業。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地考驗著中國的企業、考驗著被美國政府譽為“和平時代的原子彈”的品牌。

2006年3月15日,在中國風光一時的歐典地板,一個在建材業被反複提及的裝飾材料品牌,一個號稱在德國擁有百年基業的地板品牌轟然倒塌。

2008年,由三鹿奶粉致兒童患腎結石的事件波及整個牛奶行業,涉及包括蒙牛在內的一線品牌,從而引發了整個行業的大危機。“三聚氰胺”事件還沒結束,蒙牛特侖蘇又出現了苯甲酸事件,繼而,聖元奶粉又於2010年被曝出“激素門”事件。

繼唐國強代言新興醫院、文清代言眼保姆遭遇法律與道德拷問之後,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因其代言的減肥產品“藏秘排油”被央視指為假冒偽劣而走上風口浪尖。2010年影壇大哥大——成龍又因其代言的霸王產品被懷疑含致癌成分而被媒體報道。

房地產知名企業萬科集團在回歸房地產之前,其前身是深圳經濟特區發展財務公司旗下的一家貿易公司,稱為“深圳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利用政府的批文以及特區的政策,通過倒賣玉米賺了第一桶金的萬科創始人王石,以電器轉口貿易為基礎開始進行多元化擴張,其業務涉及進出口貿易、零售、房地產、股權投資、影視、印刷、廣告、飲料、機械加工、電器工程等13個行業。在其多元化的頂峰時期,萬科帝國號稱擁有105家企業,擁有自己的足球隊、模特隊,甚至擁有“萬科牌”服裝。然而,從2003年開始,王石以股東利益最大化作為決策依據的思維模式,走專業化發展之路,造就了今日的萬科,從而走出了一條迥異於長江實業、複星集團等多元化企業的道路。哈佛商學院與複星集團總裁郭廣昌的一次辯論,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專業化經營方式,TRS(股東回報率)為22%;適度多元化經營方式,TRS為18%;多元化經營方式,TRS為16%。顯然,單從回報率的角度看,應提倡專業化經營方式。

福建的雪津啤酒,從2003年開始不斷強化和傳播“真情”的核心價值,當朋友相聚、親人團聚的時候都會想到雪津“真情的味道”;怡濃巧克力通過準空姐大賽、情書大賽等方式不斷強化其“最具情侶文化特色”的定位,最終隨著“怡濃情更濃”的口號而暢銷北方市場;舍得酒通過倡導“舍得文化”來達到智慧人生的境界。

在品牌傳播上,柒牌董事長洪肇設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曾說道:“企業不做廣告是等死,做廣告是找死。”美國著名商人約翰·華納梅克也感歎到:“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一半是浪費的,問題是我不知道浪費掉的是哪一半。”那麼如何做品牌傳播,打造品牌知名度,進而提升品牌美譽度和忠誠度,最後達到理想的高度呢?

品牌就像一個人,誕生時猶如初生的嬰兒,每一步都需要精心嗬護、引導以及愛的澆灌,才能不斷茁壯成長。幼小的生命是脆弱的,你必須盡責監護,否則,品牌將夭折在初生的搖籃裏。他長大一點了,他上學了,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他走上了社會,他組建了家庭,他有了兒子,兒又生子,子又生孫,形成了一個蔚為壯觀的品牌大家族。有一天,他們去了另一個世界,但我們相信他們沒有死去,因為他們的生命通過基因正世代相傳,生生不息。

總結中國企業做品牌的成功經驗和失敗之處,為後進的品牌提供參考,以減少因進入誤區而帶來的損失,為中小企業的品牌之路提供方向和實際的操作方法是本書的目的。也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為中國企業的品牌之路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哪怕是其中任何一點,作者就滿足了。

在本書的撰稿過程中參閱和借用了許多前輩、同行的理論和案例,在此一並致謝。因時間倉促,本書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期冀得到大家的指教。

作者

201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