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國際體壇發生了什麼,今年最撩撥中國體育迷眼睛的是廣州恒大。這是恒大足球的第4個賽季,也是最摧枯拉朽的一個賽季,注意,不僅是在中國,而且是在中國足球曾難以征服的亞洲。他們,還初步試聲世界。2013賽季,恒大無懸念拿到中超冠軍,完成了中超三連冠,成為中國職業足壇20年來第三支王朝球隊,而中超三連冠僅僅是鋪墊,他們奪得了第一座亞冠聯賽冠軍獎杯,全國嘩然。遙不可及的高峰,切實被一支中國球隊踩在了腳下。
恒大的中超三連冠和亞冠冠軍,以及在世俱杯上一份不錯的成績單,遠不是恒大收獲的全部。在成績這個窗口內,恒大把市場效益、號召力、品牌效應填滿了整個房間。
恒大王朝在2013年正式建立,這在中國足球史上是一個曆史事件,因為它的上躥速度是史無前例的。找到一個空間,用金錢買來材料,用手段執行管理,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成功”,許家印僅憑足球都可以開一個成功學講座了。盡管這是屬於恒大自己的成功,但客觀上形成了一些可以普及的經驗,它對整個環境有積極影響。
私企通過足球可以獲得成功,這是恒大的經驗。近幾年國企對足球的投入也在增加,但無一擁有跟恒大叫板的魄力,因為國企存在太多幹擾因素,而私企則擁有高效。
恒大的成功帶來的投資熱潮一直在持續。當年350萬美元買入穆裏奇,此後各家中超俱樂部買外援不再瞄準便宜水貨。現在恒大奪得亞冠打進世俱杯,各路諸侯受到刺激,據說國安和魯能、富力新賽季投入將要在5億以上,誓要跟恒大掰手腕。更多熱錢進入足球絕不是什麼壞事。
近幾年來中超球市漸漲,從上座率的數據看,已經進入世界聯賽的前10位。天河體育中心一直牢牢占據國內場均上座率最高的記錄,而球市對周圍商圈消費力有直接影響,這是足球產業初入良性循環的一個體現。
恒大的成功為中國足球描繪了正麵形象。球員越來越成為讓人尊重的職業,而不再是人人吐口水的痰盂。恒大的成功告訴中國足球從業人員,隻要堅持投入、組織得當、按照職業規律管理、不斷向球員灌輸強烈的求勝欲望,加上紮實的技戰術練習,可以做得比過去更好……
一句話:恒大把中國足球這個蛋糕做大了,分享的人卻不止一家。
強陣:半支國足,靈活多變
許家印在2010年初接手恒大的時候喊出“五年內奪得亞冠冠軍,這個目標必須完成。”去年是第四年。
2013賽季開始前,恒大照例大手筆引援。570萬歐元引進巴甲前鋒埃爾克森,這個身價在中超僅次於孔卡和巴裏奧斯。當時恒大前場4個南美外援的轉會身價加起來,在3000萬歐元左右。
內援的策略一如既往,都是國字號。國家隊常客馮仁亮、趙鵬、曾誠,U22國腳弋騰早早到來,夏季窗口來的則是鄭龍。算上本來已經擁有的9名國腳,恒大在2013賽季擁有的國腳數增至13個,占據國家隊半壁江山。
在各個位置上,恒大的配備已趨於完整,門將位置更是三保險。裏皮善於開發球員的多麵性,也善於變陣。鄭智除了打後腰還可以打中衛,鄭龍除了打前腰還可以打邊鋒,榮昊除了打邊衛還可以打邊鋒,張琳芃既能打中衛還能打邊衛。靈活多變的棋子,意味著可最大限度讓球隊體能合理分配,也可以應對傷病帶來的影響。
所有引援中,一前一後的埃爾克森跟曾誠帶來的回報是最大的。前者在38場比賽(1場超級杯、28場聯賽、3場足協杯、6場亞冠淘汰賽)裏麵打進31球貢獻16次助攻,包括亞冠決賽兩回合2個寶貴進球,當選中超射手王。後者不管是在俱樂部還是在國家隊,一次次在球門救險,毫無爭議當選賽季最佳門將。
重獎:2.58億人民幣
2011年恒大首戰中超,許家印開出“513”的獎金政策,贏球獎500萬,平球獎100萬,輸球倒扣300萬。這種雞血效果明顯。那年恒大上演凱澤斯勞滕神話,提前4輪奪得中超冠軍,加上贏了一場足協杯,全年總獎金高達1.04億。
2012年恒大開始雙線作戰,獎金政策,聯賽的“513”改為“303”,亞冠則是“6306”,贏球600萬,平球300萬,輸球不扣錢,如果晉級下一輪,獎600萬。這一年,奪得國內三冠王(超級杯、中超、足協杯)的恒大席卷獎金1.275億。
2013年獎金方案繼續加碼,在亞冠比賽增加了一個“為國爭光獎”,即每場比賽每淨勝對手1球獎勵200萬,足協杯的獎金則下調為贏一場60萬。恒大奪得中超聯賽冠軍和亞冠冠軍,丟掉了超級杯和足協杯冠軍,尤其憑借亞冠賽場上那些瘋狂的淨勝球,據統計,全年席卷獎金2.58億元人民幣。這個數據不僅讓所有亞洲俱樂部瞠目結舌,就是放在全球職業俱樂部裏都不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