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之後,李嘉誠不僅牢牢占據了香港的塑膠花市場,還開拓並逐步穩固了歐洲市場。借著這股風靡全球的塑膠花浪潮,他還將眼光轉向北美地區。塑膠花為他賺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也因此贏得了“塑膠花大王”的美譽。
雜誌上的一小條消息,卻催生出了上千萬的大生意,這是常人發掘不了的。凡事做有心人,不放過細節,這是李嘉誠教給我們創業者的又一條生意經。
善於利用各種小的信息,從中捕捉機會,從而預先做好製勝準備。市場並不缺少機會,而是缺少發現。新需求在不斷增加,市場也在不斷變化,因此機會總會存在。如果創業者能夠抓住別人沒有抓住的細節,就能賺取別人賺不到的財富。
1.從新聞中獲取商機
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創業者隻要留心,就會發現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每天發布的大量新聞信息中往往都蘊涵著一定的商機。
新聞是對客觀事實的報道,創業者如果能練就一雙“新聞眼”,能從新聞中看出“門道”來,對報道的事件的發展趨勢有比較準確的判斷和預測,做到未雨綢繆,就能抓住商機捷足先登,成功創業。
2.政策嗅覺中發現商機
對很多創業者來說,政策似乎很枯燥乏味,所以往往忽略了對政策的關注,事實上,如果政策嗅覺靈敏,可能會從中抓住難得的商機。有心的創業者勤於思考並抓住它,或許就能改變自己的創業命運。
用全麵而精準的信息指揮決策
過分輕敵,對事物的發展總是“一相情願”,認為會和自己的主觀想法相一致,這是許多企業管理者在做決策時最容易犯的毛病。實踐證明,企業管理者的決策能否順利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決策所依據的信息是否全麵、準確、及時。不精準的信息,會造成決策的失誤,因而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信息是決策的重要資源,從某種意義上說,管理的過程就是按照多種信息不斷進行決策的過程,因而信息是決策的基礎,它在企業管理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美國著名企業家沃爾頓先生說過:“在商業經營中,隻有及時捕捉市場信息,進行科學的決策,才能生產出獨具特色的產品,從而供給廣大消費者使用。”這句話說明,管理者的決策不是靠外在的力量和偶然的機遇,而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充分發揮掌握前沿信息的優勢,依靠自己的眼力觀察事物的發展趨勢,從而做出基於信息的正確決策。
20世紀40年代初,日本隻能生產卡車和公共汽車,沒有生產小轎車的能力。但是,日本廠商根據來自權威人士透露的重要信息,對市場進行預測發現,不久的將來,世界對小汽車的需求量將會激增,於是從1949年開始發展小轎車生產。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日本小汽車工業迅速發展起來。1983年,日本小汽車生產達716萬輛,居世界之首,出口額達295.5億美元,超過了美國。汽車工業成了日本經濟的支柱產業。
這個實例說明,隻有在獲取全麵而精準的信息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依據消費者的需要進行生產,才能在千變萬化的市場競爭中,做出正確的決策,促進企業利潤的增長。
當前時代是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撲麵而來,企業管理者在做決策時,一定要先對信息的精準性和全麵性作出判斷。具體操作如下:
1.將信息分類
現實生活中,管理者決策失誤有多種原因,其中對於信息沒有進行正確的分類,是重要原因之一。針對這個問題,一位國內知名企業管理者將決策所需信息做了如下分類:需要的和緊急的,重要的但非緊急的,不重要的但緊急的,非重要非緊急的。一般來說,在對信息進行分類時,一位優秀的管理者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特別是在對第一類和第四類的劃分上。而當同時麵臨第二類和第三類需要做出選擇時,管理者就需要作一些調查,判斷哪個應優先采取決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