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永川區城鎮居民體育消費是以物質性消費為主,而在體育健身活動及體育健康谘詢等非物質性消費較少;2.永川區城鎮居民具有較高的體育健身意識,但體育消費水平仍處於較低的層次;3.永川區城鎮居民所選擇的運動場所多為免費場所和收費較低的運動場所,選擇高收費的運動場所的人很少;4.製約永川區城鎮居民體育鍛煉、體育消費的主要因素為時間因素、經濟支付能力、公共體育活動場所太少及缺乏體育運動的技術指導等。
(二)建議
1.各級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國家全民健身運動的推廣,在地區政策上應給予相應的支持和優惠,給予必要的政策措施和物質上保障,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全民健身運動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種傳播途徑進行宣傳,主要加強對非體育人口的宣傳,是更多的人能夠參加體育活動,增強體育消費觀念。2.本地區已有的體育場館應全方位地向居民開放,並通過新建來增加本地區體育場館的分布密度,采取各種適當的方法充分吸引本地區居民參與體育,這樣既可以吸引更多的居民來參加體育鍛煉,又能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3.為本地區各個體育場館、公共健身場所指派專業的體育技術指導員,為居民傳授正確的健身技術,使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職業、不同收入的個人及其家庭都能掌握一定的體育健身技術,進行參加體育活動。
★基金項目:重慶文理學院學生科研課題,項目編號:Y2013078。
參考文獻:
[1] 馬渝,歐陽柳青.我國居民體育消費水平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03:10-11,15.
[2] 孔文清,陳卓源.我國城市居民體育消費水平的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06:740-741,765.
[3] 王喬君,童瑩娟.長三角城市居民體育消費結構研究[J].體育科學.2013.10:52-62.
[4] 肖煥禹,申亮.上海市不同社會階層居民體育消費趨向探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02:45-50.
[5] 王愛豐,王正倫,陳勇軍等.江蘇省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現狀的研究[J].體育與科學.2001.01:27-31.
[6] 歐陽柳青,趙高彩,封飛虎等.我國居民體育消費水平指標體係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06:10-14.
[7] 劉誌強,金寶玉.影響居民體育消費行為的因素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1.01:25-27.
[8] 孔文清,陳卓源.我國城市居民體育消費結構的調查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04:6-9.
[9] 呂順田,柴九昌.河南省小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現狀及對策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9.06:22-24.
[10] 楊愛華.重慶市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現狀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01:13-14,25.
[11] 戴儉慧,羅時銘,顧季青等.江蘇省城市居民體育消費行為現狀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3.01:18-23.
[12] 王勇.河南省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結構分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3.02:81-84.
[13] 申亮,肖煥禹. 城市不同社會階層居民體育消費決策探析[J].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02:43-47.
[14] 呂民.城市居民體育消費研究[D].山東大學.2007.
[15] 何啟安.皖西北地區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現狀調查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04: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