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謊言(1)(3 / 3)

方木很清楚,韓衛明的放鬆,其實是一種拒人於千裏之外的姿態。不過,他還是想試試。

又是紅燈。方木看看前方長長的車隊,掛空擋,拉起手刹。

“韓老師,搞測謊多少年了?”方木遞過去一根香煙。

“嗬嗬,謝謝。”韓衛明接過香煙,“快十五年了。”

“那您一定經驗豐富,見多識廣啊。”方木目視前方,盡量不與韓衛明有目光接觸,“遇到過棘手的案件麼?也讓我長長見識。”

“嗬嗬,你指什麼?”韓衛明掃了方木一眼。

“就是那種……”方木斟酌著詞句,“提前做了準備,試圖幹擾……”

“反測謊是吧?”韓衛明笑起來,“當然有。測謊技術出現的同時,反測謊技術就出現了。前蘇聯在訓練克格勃特務的時候,反測謊能力是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

“哦?真的可以反測謊啊?”方木盡量顯得漫不經心,“采用什麼手段啊?”

“嗬嗬,可以幹擾自己的生理心理反應的手段有很多啊。”韓衛明談了幾種方法,都足以使測謊無法進行,或者嚴重影響測謊結論。

方木不再插嘴,而是用心默記。韓衛明說完了,方木正在心裏梳理總結,卻突然意識到不對勁。

他抬起頭,恰好看見韓衛明正在後視鏡裏意味深長地看著自己。

“嗬嗬,韓老師,你太信任我了。”方木垂下眼睛,感覺有些心慌意亂,“你就不怕我向老邢通風報信啊?”

“哈哈,我覺得你會有自己的職業操守的。我們的對話僅僅是學術探討。”韓衛明笑容滿麵,目光卻如刀鋒般銳利,“而且,我知道這些反測謊措施,自然就有反‘反測謊’的辦法。”

紅燈變綠。方木一言不發地重新發動汽車。剛剛彙聚起來的一點小小喜悅,已經完全消失了。

測試房間安排在市局四樓的會議室,環境整潔安靜,撤除了多餘的桌椅後,也足夠寬敞,方便安排人員備勤,以防出現意外情況。韓衛明背著手溜達了一圈,又仔細感受了一下室內溫度後,對邊平和方木的工作成果表示滿意。

“還需要什麼,你就盡管說。”邊平言辭懇切,“我們全力配合。”

“嗬嗬,已經夠全麵的了。”韓衛明的笑容稍稍收斂了一些,“那麼,見見被測人吧。”

因為要接受測謊,邢至森已經被押回本市的看守所。一個小時後,在另一個會議室閑聊的他們被告知:被測人邢至森已經在測試房間等候。

韓衛明慢條斯理地點燃一支煙,起身說道:“走吧,瞧瞧去。”

邊平拍拍方木的肩膀,示意他跟上。

為了保證測前談話不受打擾,四樓除了保留必要警力外,已經被徹底封閉。周圍靜悄悄的,隻能聽見二人的腳步聲。不徐不疾的屬於韓衛明,而略顯忐忑的,則屬於方木。剛轉入四樓的走廊,一直低頭想心事的方木忽然覺得眼前一暗,他下意識地抬起頭,隻見原本空曠的走廊裏出現了一個人。

是鄭霖。

韓衛明掃了他一眼,想繞過他繼續向前走。鄭霖卻橫跨一步,嚴嚴實實地擋在了韓衛明麵前。

韓衛明的臉上迅速閃過一絲訝異的表情,很快,就被嘴邊淡淡的微笑取代了。

“幹什麼?”他輕聲問道,似乎在詢問一個淘氣的孩童。

“你就是那個專家?”鄭霖冷冷地打量著韓衛明,語調低沉,卻有著明顯的敵意。

“老鄭!”方木搶前一步擋在韓衛明身前,“你幹什麼?”

鄭霖看都不看方木一眼,依舊死死地盯著韓衛明,片刻,他緩緩地開口說道:“好好測。”他頓了一下,“如果你亂來,我不會放過你。”

韓衛明眯起眼睛,臉上的笑容頓時收斂了。

“什麼叫亂來?袒護、包庇,還是置他於死地?”韓衛明的語氣冰冷,“你和邢至森是什麼關係,我一點興趣都沒有,我隻相信我看到的,以及我認為可信的事實。”

說罷,他就繞過鄭霖,頭也不回地大踏步向前走去。方木急忙跟上,經過鄭霖身邊的時候,冷不防被他一把拉住手腕。方木扭過頭去,麵前的鄭霖表情複雜,似乎又焦慮又憎惡。

方木不說話,冷冷地看著他。對視幾秒後,鄭霖的嘴唇翕動了幾下,似乎想說什麼,然而最終還是沒有開口。方木默默地拉開他的手,轉身走了。

拉開會議室的門,韓衛明和邢至森相對而坐,前者正給後者點燃一支煙。方木急忙介紹道:“邢局,這位是……”

“嗬嗬,不用介紹了。韓衛明韓老師,以前我們見過。”老邢笑嗬嗬地看著韓衛明,“韓老師,這次辛苦你了。”

“談不上辛苦,工作而已。”韓衛明彈彈煙灰,“最近怎麼樣,老邢?”

“挺好。”

他一點兒也不好。臉上的傷口不見減少,反而增多,有些地方甚至能看出舊傷未愈,又添新痕。韓衛明也注意到了這些,表情漸漸嚴肅。

“能測麼?”他低聲問道。

“沒問題。”老邢哈哈一笑,“這點小事,我扛得住。”

韓衛明笑笑,把桌上的煙盒推過去。

“說點正事吧——最近有沒有服用藥物?”

“沒有。”

“有沒有心髒、呼吸道疾病?還有……”韓衛明忽然換了揶揄的口氣,“你沒有精神疾病吧?”

邢至森大笑起來,“沒有,都沒有——我要是有精神病,就不用麻煩你老兄出馬了。”

測前談話的任務之一是測試人員和被測人員之間建立專業、客觀和信任的氣氛,看起來,老邢和韓衛明已經輕易地達成了這一目標。

“按照慣例,我應當向你展示一下測試原理。”韓衛明依舊笑容滿麵,“怎麼樣,用口頭的方式還是演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