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村的人知道了,他們也湊錢來給阿丹。看著這些熱心人絡繹不絕的來到自己家,阿丹終於改變了決定,下決心好好讀書。開學的前兩天,當阿丹收拾好東西,準備休息的時候,忽然看到那個厚厚的賬本,她打開本子,字歪歪扭扭的,是父親的筆跡。上麵寫著,村南大龍家:65塊錢;村東老王家:32塊錢,村北頭小虎家:8塊錢……賬本很厚,翻到最後一頁,寫著一個總數,是8698塊錢。
放下賬本,阿丹已是泣不成聲,她知道這筆賬對她們家來說是個天文數字。這個窟窿遲早要補完。以前總是在政治課本上看到“財政赤字”這個名詞,是說政府說國家的,想不到為了她的學業,她們家也出現了這麼大的赤字。
的確如阿丹所說,財政赤字通常是針對政府或某個國家來說的。財政赤字是財政支出大於財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額,由於會計核算中用紅字處理,所以稱為財政赤字。財政赤字是財政收支未能實現平衡的一種表現,是一種世界性的財政現象。財政赤字可以判斷財政政策的方向和力度,衡量財政政策狀況。
老百姓總覺得財政赤字就是國家預借的債務。對於居家過日子來說,隻要過得去,誰家也不願借錢,但對於國家來說卻不盡然。財政赤字可以刺激國家經濟增長,推動經濟發展。從而給該國家創造財富,並能增強綜合國力。所以國家出現了適度的財政赤字並不一定是壞事,老百姓也不必如何如何緊張。出現財政赤字對於一些經濟大國來說是常有的事兒。
比如美國,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威廉·克萊恩指出,美國從1970年代的最大債權國到2004年成為世界最大的債務國。有人評論,美國的收支不平衡將會給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帶來風險。
財政赤字在兩種情況下出現,一是政府有意安排;二是並非有意安排,國家預算並沒有設計赤字,但執行到最後卻出現了赤字。
在市場經濟下,財政赤字的出現和市場供需狀況有關,比如市場上某種商品供過於求,一再降價也賣不出去,那麼這種商品就成了廢品,如果很多商品都處於這種狀況下,經濟危機就要爆發。
既然一定貨幣代表一定的實物產品。那麼有多少東西就該有多少錢。要增強人們的購買力就需要有足夠的錢,因此銀行降息了,貸款利率也降低了,這樣人們的購買力就大了,市場也就活起來了,但是這些錢從哪裏來呢,按照年度預算,銀行沒有那麼多錢可以發放貸款,此時就出現了財政赤字。這樣,財政赤字就防止了經濟危機對社會的嚴重破壞,使經濟形勢轉危為安。
財政赤字受經濟周期的影響,財政赤字變化中的一部分是作為對經濟周期波動的反應而自動地產生的。
比如,受經濟危機影響,很多公司采取給員工降薪的方法自保,人們收入減少了,支付的個人所得稅也相應地減少了。
很多公司處於勉強支撐或虧損狀況,致使公司盈利減少,國家稅收也就減少了。
不僅如此,經濟危機時,失業現象嚴重,國家必須用部分財政支出來增加失業生活保障支出,同時,政府對社會救濟投入加大,因此政府的財政赤字也就出現了。
另外,財政赤字受政府部門政策影響,如果稅收和支出的法律改變了,也會導致財政赤字的增加。
財政赤字不是不可彌補的,動用曆年結餘可以彌補過大的財政赤字;提高稅收也可以彌補財政赤字過大化,但是在經濟危機的條件下很多企業處於自保狀態,不適合提高稅收;依靠發行公債來彌補財政赤字是世界各國通行的作法,在很多時候,政府會通過發行公債的方法限製財政赤字的增加。
在經濟發展周期中,財政赤字不可避免,也會起到相當積極的作用,但長期來說,財政赤字就是一種危險信號,容易形成泡沫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