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稱作“馬克·富岡”的緣由

這件往事發生在1991年春天的巴黎,我和客戶約翰·保羅一起吃飯。

當時一起吃飯的隻有我一個日本人,其他都是法國人。大家用英語交流,最初他們稱呼我名字的時候會在前麵加上“Mister”,但幾杯酒下肚之後,場麵逐漸變得熱鬧起來。這時保羅對我說:“Mistertomioka讀起來太拗口了,日本人名字的發音好難啊!對了,你愛人在家裏怎麼稱呼你呢?”

我有點害羞地說:“ma-kun(馬君)”

這是妻子對我的愛稱,“ma”是我名字“雅司”的第一個發音。當時我們還沒有孩子,基本上還跟熱戀時一樣。保羅聽完我的回答後,拍著大腿說:“什麼,馬克?

這可是很國際化的名字哦!以後我們也叫你馬克好了。”

接下來,一起喝酒的人都開始叫我“馬克”。當時我自己有點不好意思,所以也就沒刻意去修正,繼續和他們推杯交盞。

回國後的一天,一名女同事滿臉詫異地遞給我一張傳真:“富岡先生,你看這是……”

原來是保羅發給我的傳真,上麵寫著“ToMisterMark”。那時我的腦子裏靈光一現,覺得幹脆將錯就錯,就叫馬克吧。日本人有個外國名字,說不定可以在海外談判中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

從那之後,當我再做自我介紹時,都會稱呼自己為“馬克”,並且名片也換成了“馬克·富岡”。

起初,公司內的人都在背後取笑我,覺得這個名字不倫不類。但隨著我的工作業績不斷攀升,加之海外越來越多的客戶開始稱呼我為馬克,公司內的人和日本的客戶也開始叫我馬克,這個名字得到了大家的認同。這就是我成為馬克·富岡的緣由。

多虧了我的父親,我才如此輕易地就接受了自己的新名字。接下來,請允許我簡單地介紹一下我的父親。

父親在世時經營著一家自來水管修理公司。

他大學學的是建築,畢業之後進入一家建築企業,後來作為家族繼承人,繼承了家裏的產業。幾年之後,乘著經濟高速增長的東風,父親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逐漸把一個小店經營成了公司。

由於父親需要應酬客戶及加班處理公司的業務,每天回家都很晚,就連周末都很少能夠見到他。在我的記憶中,每個月我也就隻能見他兩三次。

但是,我對父親的記憶卻非常深刻。當時在日本有私家車的並不多,但是我卻可以時常乘坐父親的黑色高級轎車。朋友們都很羨慕我。父親有時候還會開車帶我去釣魚,那是我最高興的事,至今還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

在我10歲時,父親由於過度勞累,腦溢血去世了(我兒子今年也恰好10歲,和我當時的年紀一樣)。

家裏隻剩下母親、我、弟弟和妹妹4個人,弟弟小我3歲,妹妹小我8歲。父親生前沒有購買人身意外險,而他辛辛苦苦做大的公司又被叔叔繼承了,我們連他的退職金都沒能拿到。

換句話說,我們的富裕之家頓時變得一貧如洗。

父親去世之前,母親一直在家做全職太太。後來迫於生計,母親不得不出去做電子琴老師,賺點薪水養家糊口。母親經常很晚才回家,而我作為長子,就必須承擔起照顧弟弟妹妹的義務。

在母親的操勞下,我們的生活雖然很清貧,但卻過得很平靜,所以至今我都很感激我的母親。

我從中學時代就開始送報紙,做臨時工。靠著獎學金和打工賺來的錢,我讀完了大學。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進入了一家上市企業,就是我現在所在的公司。

進入公司之後,我接觸到很多人,學習到很多的事。如給我改英文信件錯誤的上司,教我談判技巧的邁爾先生。當然還有很多業界的談判對手。

但是我能夠虛心而誠懇地向這些人學習,卻要感謝我的父親。

如果父親沒有去世,那我現在可能已經繼承了家業,不需要任何努力就會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

當然,也可能因為沒吃過苦,我會變成傲慢而無知的人,最終導致家業的敗落。

通過父親去世之後的各種經曆,我學會了尊重他人。無論多麼艱難的談判,隻要你尊重對方,對方就會尊重你,最終一定會取得雙贏的結果。

父親的去世是對我的一次考驗,他讓我學會了用積極的心態去麵對一切,同時也教會了我將危機看作轉機。

如果沒有父親,我就不可能將“ma-kun”誤叫為“Mark”當作自己的轉機,當然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我。

父親,謝謝您!

談判是構築精彩人際關係的一個工具。衷心希望各位讀者能夠借助談判來擴大自己的人脈,將自己的人生路越走越遠,越走越寬!

馬克·富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