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技工院校德育工作方式的創新
青少年德育研究
作者:謝亞萍
摘 要:從現在學校的發展前景看,德育的教育工作已經成為學校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而作為學校教育中的特殊群體的技工院校更是需要德育工作的支持。對於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問題很大的一部分是由於技工院校沒有對德育工作的相關環節進行更加細致、更加實際的措施。所以在新的形勢下的新問題就需要技工院校在學生德育工作方麵的創新。
關鍵詞:技工院校;德育;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10-0001-02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對於升學這個問題,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管理人才以及高精尖科技人才固然不可缺少,而技術型人才,即在生產第一線工作的人才更是人才需求的主力。所以,在教育領域刮起了一陣重視技工教育的潮流。不過以就業教育為本質的職業教育,由於存在不同的培養目標,進而改變了其辦學職能,由此引發了生源素質良莠不齊或普遍偏低的現象,使得前所未有的難題擺在技工學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上。所以,該類院校的管理者要想更好地履行其應有的職責,就必須更新觀念,在認真探索研究的前提下敢於付諸實踐。由實踐經驗可知,具備守紀律、懂技術、會合作、能吃苦這些特點的人最受用人單位的歡迎,也就是說,除了要培養學生掌握相應的技術以外,德育工作也不容忽視。
一、德育教育現狀分析
相比普通教育,在技校開展德育工作會有一定的難度,這是技工學校的生源素質以及各種曆史原因造成的。技校的學生大多處在由少年期過渡至青年期的階段(15歲至18歲),他們的整體素質偏低,社會閱曆不足,缺乏自律能力和法製觀念,是非觀念不明,極易有不良傾向產生。不過相比普高的學生,技校的學生與他們從本質上講並無多大差別,隻是受家長教育方式、經濟條件以及初中學校教育等方麵的不同的影響,使得技校的學生不具備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上缺乏自律性和主動性等。
所以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技校應以職業教育的特點為出發點,從課堂氣氛、師生關係、教學方法、創新評價體係等方麵提高技工院校在德育工作建設。也要堅持以人為本,先要對學生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質進行培養,進而幫助學生養成好的道德習慣,切實做好德育工作。
二、創設民主和諧的個性化課堂教學氛圍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認為:民主的氛圍是進行創造的基礎。充分挖掘學生潛力、充分發展學生個性離不開民主平等的教學環境這一客觀條件。
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在開展個性教育時,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要對傳統的師生關係進行變革,將安全、民主、自由的課堂心理氣氛創建起來。課堂環境要做到快樂和諧,教師在課堂上要盡可能與學生拉近距離,與學生溝通交流時要以和藹親切的語氣進行,在教學過程中真正有學生參與進來。
創造深愛激勵的環境,使學生不斷探求新知,將完美的人格樹立起來。教師在課堂上必須充分發揚民主,使學生無拘無束,心境開放、自由、安全,敢於將心中的疑問說出來。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尊重學生,多使用鼓勵性語言,如“我相信你”、“你有進步”、“你真行”等,在和學生溝通時要多采用探究性的語言,還要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提出自己的疑問,對學生犯錯予以寬容等。
三、有針對性地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增強德育實效
人的發展和人的品德即德育工作的對象。實際上,人會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生存、生長以及自我完善等方麵的需要。美國教育改革家和心理學家羅傑斯指出,任何一名學生都有動機也有能力解決自身問題。通過有效的方法將恰當的教育氣氛營造起來,將學生使自身問題得到解決的能力以及動機充分調動起來,幫學生重新發現和評價自己,對自己的成長潛能有所認識,進而將“自我概念”中所存在的不協調甚至導致心理障礙的因素去除,這即是教師的任務。羅傑斯還指出,教師若能將尊重、理解以及真誠的氣氛營造出來,那麼所取得的教育效果就是會令人鼓舞的。隻有在民主、合作、寬鬆、和諧的環境中,學生能夠主動參與的條件下,德育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所以,將合作、平等的師生關係建立起來是使德育增強的必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