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黃巾起義起各州郡長官簡錄(3 / 3)

張谘(朝廷於公元189年任命,被孫堅以不提供軍糧為由殺害於公元190年)

袁術(劉表為了示好於袁術,表其為南陽太守,公元193年袁術迫於壓力棄守南陽,轉向揚州發展)

張繡(於公元197年左右占據宛城)

長沙太守:孫堅(孫堅於190年平定區星的叛亂後,朝廷任命其為太守)

蘇代(吳人蘇代在孫堅攻打董卓時自領長沙太守)

張羨(劉表攻殺蘇代,任命其為長沙太守。後叛表,劉表圍之連年不下,病逝)

張懌(張羨之子,張羨死後,被眾人立為長沙太守,後被劉表攻殺)

韓玄(張懌被殺後,劉表任命其接任)

司隸校尉

河內太守:朱儁(朝廷於公元185年任命,討伐張飛燕)

李敏

王匡(朝廷於公元189年任命,於公元191年被曹操殺害)

張楊(朝廷於公元191年任命。公元198年,河內的張楊在曹操進攻呂布時,出兵聲援呂布,不久張楊被部將楊醜所殺)

眭固(不久,眭固又殺了楊醜,占據河內,投靠袁紹。公元199年,曹操派史渙攻占射犬,殺了眭固,控製了河內郡)

河南尹: 朱儁(由於討伐黃巾軍作戰有功,朝廷任命其為河南尹。公元190年二月,董卓劫帝西遷,留朱儁守洛陽,朱儁便和山東諸將通謀欲做內應,後來害怕董卓襲擊自己,於是棄官逃往荊州)

楊懿(朱儁逃走後,董卓任命。朱儁聞訊率兵還洛陽,楊懿退走)

注:朱儁趕走楊懿後,見河南殘破,無所依憑,於是向東屯駐中牟。董卓死後,李傕、郭汜殺死王允,占據長安,召朱儁入京為太仆。當時,陶謙等人建議朱儁發兵攻打李郭,輔助幼主,但朱儁沒有聽從,奉召進京,失去了重興漢室的一個良機。公元195年,李傕、郭汜劫持天子,相互攻擊,朱儁見此憂懣而死。

益州刺史:劉雋

郤儉(公元188年6月被殺,涼州逆賊馬相、趙祗等於綿竹縣自號黃巾,合聚疲疫之民得數千人,先殺綿竹令李升,吏民悉集,便前破雒縣,殺死郤儉。又到蜀郡、犍為,相自稱天子,眾以萬數,州從事賈龍在犍為東界擊破之,選吏卒迎焉。)

劉焉(朝廷於公元188年任命,於公元194年病逝)

劉璋(於公元194年繼任益州刺史)

注:其間朝廷曾經任命扈瑁、牛亶為益州刺史,皆未成。

(焉死,子璋代為刺史。會長安拜潁川扈瑁為刺史,入漢中。荊州別駕劉闔,璋將沈彌、婁發、甘寧反,擊璋不勝,走入荊州。璋使趙韙進攻荊州。)

(趙韙因民怨謀叛,乃厚賂荊州請和,陰結州中大姓,與俱起兵,還擊璋。蜀郡、廣漢、犍為皆應韙。璋馳入成都城守,東州人畏,鹹同心並力助璋,皆殊死戰,遂破反者,進攻韙於江州。韙將龐樂、李異反殺韙軍,斬韙。漢朝聞益州亂,遣五官中郎將牛亶為益州刺史;徵璋為卿,不至。)

漢中太守:張魯(劉焉派遣張魯與張脩將兵擊漢中太守蘇固,張魯襲殺張脩並其眾,攻占漢中。公元194年,劉焉病逝,劉璋繼位,以張魯不順從殺害其母親以及家室,由此張魯與劉璋決裂)

交州刺史:朱符(為夷賊所殺)

張津(朱符死後,漢遣張津代之,後為其將區景所殺)

賴恭

注:劉表意圖染指交州,賴恭被其派遣代替被手下區景殺害的交州刺史張津,與同期到任的吳巨不和,被吳巨舉兵逼回故鄉零陵,後投靠劉備。後孫權使步騭平定交州,吳巨為步騭所殺。

交趾太守:士燮(子士祗、士徽)

合浦太守:士壹(子士匡)

注:孫權於士燮死後,以交阯縣遠,乃分合浦以北為廣州,呂岱為刺史;交阯以南為交州,戴良為刺史,又遣陳時代燮為交阯太守。士徽自署為交趾太守,閉城以據孫權,呂岱發兵討之,士祗、士匡等人縛士徽請降,呂岱殺士徽,赦免了其他人。

南海太守:士武

九州太守:黃有

蒼梧太守:史璜

吳巨(史璜死後,劉表任命其為蒼梧太守)

涼州刺史:耿鄙(於公元188年被殺)

韋康(曹操任命)

西涼太守:韓遂 馬騰

徐州刺史:巴祗

陶謙(朝廷於公元188年任命,病逝於公元194年)

劉備(陶謙公元194年讓徐州刺史於劉備,於公元196年被呂布奪取)

呂布(於公元196年擊敗劉備,奪占徐州。後曹操於公元198年滅掉呂布,占據徐州)

車胄(曹操於公元188年任命,於公元199年被關羽斬殺,劉備重據徐州)

劉備(於公元199年斬殺車胄奪占徐州,曹操於200年擊潰劉備,奪回徐州,此後徐州一直被曹操占據)

廣陵太守:張超(朝廷公元189年任命,於190年左右離職,後於195年在雍丘被曹操殺害)

趙昱(陶謙於公元190年左右任命,後於公元194年被笮融殺害)

陳登(曹操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