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對於那些被套住的股民來說,耐心是至關重要的,急於求成不是解套的方法。其實,這套牢也正如坐牢一樣,既然身陷囹圄,那就靜心養性,以待刑滿釋放了。當然,能在靜心養性的同時,好好地改造自己,掌握並運用一定的解套之法,那提前釋放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可以說,等待市場的轉折是唯一正確的解套方法,同樣的思路同樣的手法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中所產生的操作結果是完全不同的。至於各類分析技巧,那是操作的方法,不是解套的方法。對大勢的判斷以及足夠的耐心是解套唯一的良藥,如果有了這副良藥解不解套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所以,解套的最好辦法就是忘記如何去解套,隻需想現在我們該怎麼做。
十、把握機構套牢所帶來的市場機會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機構被套已不是什麼稀奇事了。因做莊而被套,因承銷而被套,能逃脫被套命運的機構實在是為數不多。雖然曆經去年十月份以及今年一月下旬以來的股指反彈,機構們也借此機會積極自救,但效果如何隻怕目前還不容樂觀。以日前發布減持公告的銀河證券來看,該公司由於承銷羅牛山的增發股票而被迫包銷其6089.3469萬股,而2月27日銀河證券的減持公告顯示,截止2002年2月26日,該公司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係統,共減持了羅牛山股票2983.1391萬股,目前該公司仍持有羅牛山流通股3106.1538萬股,占羅牛山總股本的5.289%。由此可見,仍有機構處於套牢之中。
機構被套,雖然這是機構投資者本身所不願看到的事情,但對於廣大的中小散戶投資者來說,卻無疑是一大福音。
其一,它有利於上市公司配股價格、新股增發價格回歸理性。一個時期以來,由於配股與新股的增發基本上處於無風險承銷狀態,作為證券公司來說,隻要拿到了承銷權也就意味著收益,因為它根本無須擔心配股與增發新股發不出去。為此一些上市公司為了拿到承銷權便盲目哄抬配股價格與新股的增發價格,致使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價格走向非理性狀態。如今這些證券公司被套,實在是給它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風險教育課。相信包括銀河證券在內的這些證券公司一定會對再融資公司的質量與發行價格上有所選擇與商討,從而使上市公司圈錢的目的受到一定的抑製,真正地體現出股市所具有的優化資源配置的特點來。
其二,它為散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市場投機機會,這一點對於散戶投資者來說格外重要。長期以來,我們看到最多的都是散戶為機構投資者抬轎子,而機構套牢後,情況則發生了變化,機構為了順利出局必須進利自救。而這時,散戶如果能在機構的成本之下建倉,那麼,散戶就可以讓機構為自己來抬轎子了。以銀河證券承銷的羅牛山為例,該股票的增發價格為4.99元,該股股權登記後的第一個交易日(1月23日)以跌停板的價格4.52元開盤,隨後機構拔高股價,尾市以5.14元報收,收在了增發價格之上,很明顯這是機構護盤的結果。在以後的幾個交易日裏,該股走出盤跌走勢,但最低也隻跌到了4.70元,並未創出新低。如果散戶投資者此時能在銀河證券的持倉成本4.99元以下的4.80元附近建倉,那麼,在隨後的銀河證券的推高自救過程中,投資者就能很容易地獲得15%的賺錢機會。
當然,機構套牢隻是為散戶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投機的機會而已,作為散戶來說,自己還必須要把握這個機會。否則,縱然有再多的機構套牢,那散戶也將是無所作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