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子(1 / 1)

機甲職業聯賽的發展曆程:

在人類的文明發展到星際階段,各星級文明之間為了領土為了星域發生了大範圍的征戰,在這樣長達百年千年的征戰中,軍隊對於戰略武器的研製力度超越往期。

在越來越講求單兵作戰的戰場上,因為人類的肉體過於脆弱,力氣也有限無法負載大體積的殺傷性武器,於是,銀河曆3015年,第一台機甲的模型誕生了,因為卓越的攻擊和防禦能力,各級文明對於機甲的研製力度大大加強,軍隊中開始多大麵積推廣。

各級文明根據自身的技術情況,發展出的機甲種類和性能也各不相同,機甲的技術越發完善,銀河曆3500年左右,銀河係開始進入平穩發展時期,星際征戰的規模開始縮小,隻有個別地區還有小範圍的摩擦。

機甲開始對民用開放部分型號,受到機甲迷軍事迷的大力追捧,軍事迷們對於機甲的性能和類型做出不同種種類的攻擊配合,研製不同的戰術,並在網絡論壇中發表一篇又一篇理論文章。

3748年,第一支民間機甲戰隊誕生,最初隻接私活,展示不同種類的機甲在相互搭配掩護下都能做出怎樣的攻擊和防禦,這樣的方式新穎獨特,受到網民的追捧,戰隊的形式被網民無負擔的接納,於是,越來越多的戰隊誕生,私底下邀約比拚成為主流。

銀河曆3800年,機甲職業聯賽在五級文明烏裏薩誕生,借鑒2000年前的職業聯賽形式,機甲職業聯賽推出後獲得極大成功,在銀河各級文明相繼開始推廣,更是在銀河曆3861年,成為銀河係的統一賽事。

機甲職業聯賽的賽製:

整個銀河係分兩大賽區,以銀河的河心為分界點,兩大旋臂各決出分冠軍爭奪總冠軍。

賽製分為青年組和成年組,采用逐級遞進的方式進行。

聯賽的第一階段:

三級文明(包含其下的一二級文明),四級,五級,六級,七級文明各自根據情況進行積分賽,賽期為40輪,取積分前八位進入聯賽第二階段。(40周,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中間休息兩周)

聯賽的第二階段:

進入淘汰賽的八支隊伍,以名次決定對手,進行八進四,四進二,級冠軍比賽,每場淘汰賽隻進行一輪,比賽結束直接出比賽結果,分冠軍可以進入聯賽第三輪。(3周,第二階段與第三階段中間休息兩周)聯賽的第三階段:

各級文明的分冠軍分組進行積分淘汰賽,每組取前兩名進入淘汰賽,再以八進四,四進二,分冠軍比賽決出兩大旋臂各自的分冠軍進入總決賽。(8周,休息兩周)

聯賽的第四階段:

兩大旋臂各自的分冠軍按照主客場的方式進行限時人頭積分賽,兩場比賽人頭分最高者會得到總冠軍。(2周)

賽季時間以兩大懸臂最高文明七級文明的諾朗和蘇提那多的行政時間為標準,各大星係和文明區根據自己的公轉自轉時間各自換算,每個賽季算下來60周,正好是諾朗和蘇提那多的每一年的行政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