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測試(1 / 2)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李公公喊罷退到一旁端著一張肅然的臉,眼風卻是偷瞄著皇帝。

溫夷恒依靠在龍椅上,以手支顎的看著眾人表情各異的臉。自魏相故去之後,這滿朝大抵分為三派。一派是以林相為首,一派是些新進年輕的諫官,另一派是維持中立的保皇派。無人出列,嗬,這次倒是齊整。

“朕倒不知朕的江山如今河清海宴,林丞相,如今當真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老臣在,回陛下,我南朝雖幅員遼闊,但臣等相信在陛下的帶領下,假以時日定能達到聖人口中的大同之境”“老臣附議,微臣附議,臣等附議”一片附議聲起。溫夷恒看了看立在首位的林丞相,明明是奸臣佞黨卻長得一副極具欺騙性的臉,就算是此時也還是一派和善,不見絲毫異樣。真沉得住氣,這一眾老奸巨猾為老不尊的東西,靖海縣水患肆虐,朕卻不得不和他們在這兒磨嘴皮子。既然都不敢言,都不願動,朕偏偏要動。

“眾愛卿平身,禮部何在?”禮部侍郎李韋出列道:“老臣在”“禮部擬旨,林丞相人品貴重,為我南朝事必躬親,特封一等安平侯,恩準其世襲罔替”溫夷恒麵帶微笑的說完,百官皆麵麵相覷,議論聲漸起,溫夷恒看了一眼李公公,李公公會意的高聲道:“安平候還不謝恩?”林丞相偷眼看向皇帝,正常麵帶微笑無甚特別。這賞賜?還未想罷,便見身邊的官員爭相的道喜。雖是心下疑慮卻不妨礙他高興。這倒確實是件喜事,立朝以來,除了皇族之外封王封候的少之又少,上一個異姓王還是戰功赫赫才得了封賜。

麵上卻還是恭敬道:“老臣不知何德何能,得陛下如此看重。老臣實在是愧不敢當。”“丞相不必多言,隻管接受就是。眾位愛卿有所不知,林丞相之子林蕭公子此次立了大功。靖海縣堤壩被大水衝毀,致使百姓苦不堪言。林蕭公子力挽狂瀾,開倉濟民,施醫布藥,及時的穩住了局麵。而且他還帶著溫夷衛替朕除了奸臣張元正,現在正被溫衛護送著返回廊裏。朕心甚慰,林丞相為我南朝教養出此等國之棟梁,實在是功不可沒。而且此番居功不自傲更是爾等的楷模。”溫夷恒說罷,一眾官員皆道:“陛下聖明”。溫夷恒又看向林丞相,開口道:“知子莫若父,丞相莫要謙虛,還不謝恩?”

“老臣領旨謝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因是低首行禮,溫夷恒看不清林品賢的表情,但那酷似夷華的眉目卻已是微微的上挑。嗬,溫夷恒麵上不顯心中冷笑,突然一拍禦案聲色俱厲的又道:“我靖海百姓深受水災之禍,良田傾覆,流離失所,爾等閉塞視聽竟毫無所覺。此次若非林蕭公子,眾卿連帶著朕等著遺臭百年吧。”一眾大臣連連下跪口呼:“陛下息怒,臣等知罪”卻聽的他們大發雷霆的皇帝陛下對著林丞相溫言道:“令公子早已傳書與朕,朕已知曉丞相苦心,丞相不在此列,不必請罪”林品賢聞言正欲下跪的身子一僵,抬起頭深深的看了皇帝一眼,遂低首行禮道:“多謝陛下”

“戶部侍郎何在”“老臣在”一大臣膝行而出,“鄒老,朕命你即刻趕往靖海縣收整全局,若不得圓滿,愛卿就替了張元正的縣令空缺。戶部事宜暫有李靖代理”“老臣遵旨”“微臣遵旨”溫夷恒又補充道:“鄒老此行不必為難,現溫夷衛三長老留守於靖海縣”“老臣……老臣遵旨”溫夷恒對底下一片抽氣聲聽而不聞,又道:“即日起吏部,工部備好資料,待林蕭與大長老歸來,以備隨時翻看查證,退朝。”“臣等恭送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溫夷恒拋下的這幾顆投路石,下朝便折去了禦書房。留下李公公打掩護,轉道便出了宮。晌午時分,溫夷鳳因處在二樓早早的便看見了溫夷恒,今日他這一身明晃晃的白衣蹁躚出塵的立在一品軒門口,在陽光下晃的她眼睛疼。那似笑非笑的溫文爾雅,端是一派風流外加裝腔作勢,溫夷鳳眼睜睜的看著他飄進了一品軒。認命的從躺椅上爬起來去了天字房的密室。

不一會溫夷恒便由著店小二領進了天字房,店小二道了聲客官慢用便笑盈盈的領了賞關門離去。溫夷恒環視著空無一人的天字房,似是觀賞一般隨意的掃過全局。格局特別,目之所及是大外間及隱在珠簾之後的內閣。室內明亮,軒窗頗多。裝飾的雅致又透著些許神秘,特別是他自一走進這間天字一號房,便感覺有種被監視的感覺。嗬,有意思。

溫夷恒收回目光,看向外間的一桌茶水,菜式精致,香氣繚繞,座椅齊全,卻隻有一套餐具。看來是刻意為他備下的,當下也不客氣,挑挑揀揀的用完後餐具還原。端起茶杯一聞二品,接著還優雅的從懷中掏出絹帕將自己擦拭幹淨,而後將帕子放到整齊擺放的餐具旁。溫情看著溫夷鳳抽搐的嘴角,忍住笑意捏了捏溫夷鳳的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