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仿佛政府總理指派命令於國家公務人員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他們是一個係統的上下級,但指派命令一個科學家,文學家,公司經理,那就不太合適了,他們不是一個係統。但是,從根本上來說,所有的仙佛神人都是間接臣屬於玉帝的。因為政府本就是用來製定各種規章,協調和管理國家中的各種事務的,無論是什麼,隻要存在於三界之內,自然要受製於三界的政府。比如無論是文學界,科學界,藝術界,從根本上來說都要聽政府的話,受國家主席領導,都要臣屬於政治界。
《西遊記》中的神話世界架構就是如此,玉帝是三界的皇帝,統管佛道兩教,三界萬物,但是玉帝對佛道兩教的教派領袖還是充分尊重,禮遇有加的。切不可認為玉帝隻是道教的玉帝,和佛教是兩個不同的體係,從宗教層麵上說是不同的,但在小說中,在中國神話中,玉帝已不單是道教的玉帝了,而是名正言順的三界最高領導者。他所領導的天庭政府由神仙佛組成,掌管天上人間萬事萬物。《西遊記》的宗教觀簡單談談《西遊記》的宗教觀,大部份讀者包括電視劇都認為西遊記是揚佛抑道的作品,僅從表麵上來看,的確如此。比如悟空大鬧天宮無人能敵,如來佛祖輕鬆降伏,而且最後悟空也歸了佛門。但書中也不乏對佛門的抑筆,我個人認為西遊記不是揚佛抑道,也不是揚道抑佛,而是對佛道都有褒貶,並且寄予作者三教合一的美好願望若是揚佛抑道,書中為何還要寫太上老君是開天辟地之祖?完全可以不寫嘛,因為中國老百姓的心中都是認為盤古開天辟地,作者這樣一寫,明顯是在為老君說好話。而且書中大部分厲害的法寶都是道教之物。還有就是道門中最厲害的元始天尊,靈寶天尊,作者始終沒有做正麵描寫,這是一個撒手鐧呀!所以書中雖然有抑道,但並不是完全的抑道,故而不是完全的揚佛書中提到太上老君“化胡為佛”,這對揚佛觀點來說是一個硬傷。書中提到這個詞,肯定表達了作者抑佛的思想,想想朱元璋當皇帝後還怕別人提起以前當乞丐的事情,像這樣從本源上矮人一頭的事情,即使你以後成就再高,都是不願回首和承認的東西。其實從另一個觀點來看,朱元璋由乞丐當皇帝這更是比李淵趙匡胤的官員身份當皇帝要厲害的多,傳奇的多,本該大大肆書寫一番,可是當時哪個敢呢!這是原則問題,麵子問題。可見即使如來以後成就極高,法力極大,作者如果心中揚佛都不可能寫下“化胡為佛”四個字。有人可能會說徒弟超過師父,寫出來是光榮的事情,這是不可能的。想想曆史上佛教徒對“化胡為佛”的批駁,一聽到這個就極為震怒,展開辯論,一心要把這個說法給抹掉、沒有一個佛教徒希望這個說法是真的,沒有一個佛教徒會為如來作為老君的晚輩後來能力超過老君而高興和自豪。所以,對於揚佛的人來說,“化胡為佛”四個字絕對是個忌諱,是不可能說出來的。既然作者敢在書中寫出這個詞,可以肯定他絕對不是在揚佛。所以《西遊記》一書不可能是完全揚佛的,自然也不是完全揚道,都是有揚有貶。作者的真實思想我前麵早就說了,就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書中有大量金丹派祖師張伯端的詩詞,而張紫陽正是一位主張“三教合一”的道士。從菩提三教合一的身份,到悟空三教合一的身份,再到整個取經都是儒釋道三教合作的。其實書中早有揭示,孫悟空對車遲國王說“望你把三教歸一,也敬僧,也敬道,也養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可見,《西遊記》小說確實是宣揚“三教合一”的文學作品,而不是人們常說的“揚佛抑道”。
呃,說了這麼多,反正這老君是怕死就對了。悟空現在刀架在他的脖子上,直接獅子大開口道:“少羅嗦。別以為我不知道,你丫的把青牛精排下界去,為難我師徒四人。嘿嘿,既然那青牛精太牛逼了俺搞不過,隻怕來找你這個師傅了。”
“你~~你想怎麼樣?”老君顫抖著說道。
“嘿嘿~~上次吃了你的那個仙丹,我感覺味道不錯嘛,現在再次來嚐一嚐。”悟空淫笑著說道。
老君聽了他的話,趕緊服軟道:“那個大聖,大聖啊!你就別糟踐我的仙丹了。上次你吃了我那麼多,要知道那可是我幾千年才會練出來的啊。現在這批仙丹,也不過500年而已啊。你就手下留情吧!”
悟空想想覺得自己也確實幹得太過分了啊,撓了撓頭說道:“好吧!俺也不想跟你囉嗦了。現在我師父在你的坐騎手中,你自己看著辦吧?”說完,他還用力的揮了揮刀。
最後嘛,太上老君不管是為了自己的仙丹,還是為了自己的小命,也隻好隨著他下界去把青牛精叫回來了。這樣,唐僧師徒四人又再次躲過了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