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入二年級的葉秋,可謂是春風得意,不但每天坐在教室裏,脖子上比很多人多了一條證明身份的紅領巾,而且,早早就懂得趨炎附勢的中國小學生們,更是給足了他麵子,再加上又有每天早晨收語文作業,帶領大家麼默寫生字的權利,他基本上快成為了班級裏的風雲人物,在進入二年級的幹部競選中,他毫無意外的繼續的擔任著語文課代表的職位,並且,教室後牆上的紅花榜上,也僅次於女男女班長之後,位列三甲,這一段時間之內,他幾乎在班裏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其氣勢,甚至有直指男女班長和學習委員,一躍成為班裏的無冕之王的勢頭。
所以說,年輕人不能得誌太早,又所以說,葉秋在政治上,還是太幼稚,其實,他不知道,一場麵對他的血雨腥風的政治鬥爭,就要展開,這次打擊,差點就毀了他的一生,他還不知道,危險,已經慢慢,向他拉開了帷幕。其實,在女班長張路的眼睛裏,早以醞釀了憤恨的眼神,隻是這個家夥太得意,沒有發現,或者已經發現,不在乎而已。
要說這個事件的發生,還要從葉秋的另一個朋友,王文武身上說起,和上官忠誠的中庸不同,王文武,基本上可以算的上一個小學生中典型的壞份子了,說到學習,這小子基本上沒什麼天分,不過,要是說到玩,這個家夥,幾乎可以說是無所不會的。什麼扇洋片了(這個可能很多年輕的朋友就不大明白了,就是把一些一麵帶有畫麵的硬紙片放在地上用手來拍,取得勝利的一方,有權利贏得對方出的洋片。屬於初步的賭博行為。),彈彈球了(就是把跳棋用的玻璃彈子玩,首先在地上挖三個或者五個坑,大家一人一步的循序讓彈球在著幾個坑裏經過,其規則,類似於現代西方的高爾夫。)。特別是用鐵絲做彈弓,那可是他的拿手好戲。因此,他的書包,口袋裏,總是裝著一堆,讓葉秋眼饞的好寶貝。
說到小學生玩的彈弓,從其威力上劃分,可以分為兩種,區分等級類似於軍用槍支和警用槍支,首先,威力比較大的,是一種用樹杈做的彈弓,這種彈弓,一般都是選用一尺長短的丫字型樹杈作為基礎原料的,先把樹杈上的樹皮撥掉,然後磨光,在丫的兩個分叉的頂端,連接一跟打針止血用的橡皮條,橡皮條中間,一般連接著一個牛皮包子,這個包子的作用,是放置彈藥的,這種彈弓,其威力是相當驚人的,一般射程都在十五米左右,這種彈弓的使用高手,往往可以在十米範圍內,打掉路燈的燈泡,更有甚者,甚至可以用它來打鳥。不過,由於這種彈弓威力很大,而且做工麻煩,因此,小學生們一般都很少擁有它,能擁有這樣的彈弓,基本上是那個年代孩子的一個夢想。
那麼,另一種威力較小的彈弓,就在小學校裏風行了起來,這種彈弓,是用五號鐵絲窩出來的,一般窩成U字形,下麵有一個把手,做工精細的,還在把手上纏繞著紅布條,以增加穩定性,在它的兩個分叉之間連接的不是結實的止血橡皮條,而是女孩子紮頭發的橡皮筋,這樣的彈弓,威力很小,一般隻能發射用作業本紙疊出來的子彈,基本上對人體沒有任何傷害,在玩具極端匱乏的年代,它也成為了做著英雄夢的小學男生們夢寐以求的一個理想。
事情的起因,往往就是這麼簡單,就是因為著個個小小的彈弓,讓葉秋,遇到了迄今為止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危機。
王文武的書包裏,裝滿了各種各樣讓人眼饞的好寶貝,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可是,當他有一天掏出了這支彈弓的時候,還是讓葉秋眼前一亮,這個東西,其實葉秋很早就見識過了,雖然,隻是遠遠的看見高年級的男生們用它進行簡單的巷戰,其實,每個這個年代的孩子,都是伴隨著革命英雄主義電影成長起來的,打仗也是小學男生們永遠玩不膩的遊戲,而打仗的最基本道具,彈弓,自然為每個小學男生所神往。不過,作為低年級的學生,想擁有這麼一件玩具,卻是出奇的難,畢竟,製造這麼一個家夥,需要很高超的手藝,而當時的學生家長們,還沒開通到會給孩子這麼危險的一個玩具的地步。
王文武掏出這個彈弓的目的,無疑,又是因為他的語文作業沒有寫完,希望葉秋能在早自習下了以後再把作業本抱給老師,這樣,為自己突擊補作業爭取寶貴的時間。當然,這不是他第一次賄賂葉秋了,這小子的爸媽都是廠子裏的勞動模範,基本上屬於全天侯撲在工作中的優秀典型,也就沒時間來管他,所以,放學之後,他是為數不多的可以一直逛到天黑才回家的孩子。當然,做作業的這個事情,就經常被耽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