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殺我!你要多少錢我都可以給你!牛羊!駿馬!女人!爵位!甚至軍事情報!你要多少我給你多少!隻要你不殺我!”生死關頭,阿魯溫驚慌失措,氣節全無,跪在地上蜷成一團,瑟瑟發抖。
常遇春手起刀落,割下了阿魯溫的腦袋,順帶著一腳將無頭的屍體踹倒在地,粗聲粗氣很是不滿的說道:“嘰裏咕嚕的說什麼呢?一句都聽不懂。丫的不知道老子聽不懂蒙古話啊?”
命運就是這麼奇怪,倘若今天活捉阿魯溫的不是常遇春,而是曾經參加過特戰小隊的任何一員將領,那身居高位的元梁王很有可能憑借手裏的軍事情報換回一條命,可惜他碰到的是常遇春,明朝開國大將中,唯一一個沒有參加過特戰小隊,也沒有學習過蒙古語的家夥。
解決了阿魯溫,常遇春旗下的二十萬步兵搶了不少戰馬,現在的軍隊構成,已經由十萬騎兵二十萬步兵,變成了十七萬騎兵,十三萬步兵。
搶到馬的明軍步兵那叫一個興奮,跟隨常遇春四處征戰。河南平原基本上無險可守,再加上常遇春攻下開封後,屠殺了十幾萬元軍降兵,聲名狼藉,基本上他的常字大旗剛剛在要攻打的城池門下一立,那城裏的蒙古人便攜家帶口的溜之大吉了。
徐達攻下山東全境的時候,常遇春同時傳回河南解放的奏報。
先後差不多時間到達的兩封戰報讓應天朱元璋政斧很是欣慰。尤其是開封的解放,更是在一夜之間傳遍整個江南。
人們迎著晨曦的薄霧,成群結隊的湧向嶽廟,多少年來,破破爛爛的嶽飛廟一直都是飽受欺壓的漢人心中最後的希望與精神寄托。嶽飛廟的牌匾被大元官兵拆掉,現在木匠連夜打造一副新的掛上。廟裏的嶽飛雕像被摧毀,就連牌位上都不允許寫字,如今,泥瓦匠齊心協力,重新塑造了嶽飛的雕像,係上紅綢,安放在嶽廟正中央的位置。
四麵八方彙集而來的百姓有的為開封光複而喜悅,有的為這麼多年的委屈而哭泣,有的在四處詢問加入明軍的辦法,有的在募集錢糧支持明軍戰鬥。可是所有的人有一個共同點,每人的手裏都拿了兩柱香,一柱是給嶽飛元帥的,還有一柱,是給朱元璋的,祈福他身體健康,長命百歲,早日將元軍徹底趕回草原!
根據傳聞,那一天,臨安(杭州)的嶽廟中,當第一個上香的百姓欣喜的告慰嶽飛:“汴梁(開封)光複了!”
泥塑的嶽飛像上,眼角竟然流出兩滴眼淚。
嶽飛顯靈的故事一傳十十傳百,整個江南地區傳出了十幾個不同的故事版本,最後傳到應天朱元璋的耳朵裏時,已經成了“常遇春是嶽飛轉世,在朱仙鎮大破元梁王,成功光複汴梁城!朱元璋是宋太祖趙匡胤轉世,來奪回漢人河山!”
朱元璋的名字,已然取代了嶽飛,成為江南百姓心中,切切實實,看得見摸得著的信仰與希望。
應天城內,百姓更是張燈結彩,萬民上書,請求朱元璋登基大寶,繼皇帝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