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甕城,巷戰更是極大限度的縮減了雙方人數差距帶來的優勢。
平江城,那是個吳儂細語、小橋流水的地方,城內小巷羊腸,處處是撐著油紙傘帶著丁香般哀怨的姑娘,翠綠的青石板小路上微碧的青苔遮住地麵,並不適合馬匹前進。
張士誠在平江經營多年,對城內情況甚是了解,手中精兵被他完美調配,分散在城中各處緊要位置。
明軍蜂擁入城,被四周詭異的暗箭搞的不勝其煩。
徐達等將領幾次率軍尋找吳軍主力,企圖與他們決一死戰,都找不到蹤影。
這可急壞了劉伯溫與李善長,攻城戰跟曖昧一樣,最怕的就是拖著。
時間長了,還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變故。
進城的明軍選了一塊相對來講比較開闊的平地駐紮下來,商量應對的對策。
“用火燒吧,把他們都給逼出來。”劉伯溫建議。
朱元璋搖搖頭:“不可。火燒平江,傷害過重,城內百姓是無辜的,張士誠苦心經營多年的繁華在大火之後便化作灰燼,人都沒了,我們要一座空城有什麼用?”
“那就用毒香接著熏。”常遇春道。
朱元璋又是搖搖頭:“沒有用,張士誠既然能夠從上一次的毒香中逃脫,便是已經識破了我們的計謀,重複使用,根本沒有任何效果。”
“那怎麼辦?”
這也不能用,那也不能用,眾將領神色略顯焦躁。
朱元璋略加思索,沉吟道:“我們人多,那就封鎖所有街頭巷口,樓閣瓦肆、攻占所有製高點,以不變應萬變,逼他們出來!”
三天之後,平江城內,街頭巷尾四處可見全副武裝的明軍士兵。
而這座城池原本的主人,卻像是憑空消失一般再也找不到蹤跡。
隻要再堅守十天,就能等到王保保的大軍前來。這是支撐張士誠和吳軍最後的信念。
可惜啊,他們不知道,此時的元軍依然在黃河北岸嚴陣以待,等待戰船的到來。別說是十天,就是一百天,他們也趕不過來。
這事真的怨不得王保保,按照之前的計劃,王保保確實是安排了大軍準備渡河作戰,可是剛剛揚起風帆,就遇到了出來巡邏的俞通海。
平江水淺,俞通海的戰船太大,開不進去,明軍水軍閑的沒事做,這個海盜頭子憋的難受,索性又回到江麵上,做起了水賊的行當,隻不過這一次他下手的對象,都是從江浙地帶逃出來的富商,這些人聽說明軍打了過去,拖家帶口,攜金帶銀朝北方逃去。俞通海知道這幫就愛或身上有錢,自然不會放過他們,隻不過打劫的時候掛著明軍旗幟影響不好,因此就幹脆把桅杆上的旗子換成了張士誠的吳軍旗幟,見到富商的船,上去就是一頓搶,然後再耀武揚威、趾高氣昂的斥責他們一頓:“現在國家有難,你們隻顧著自己逃亡,良心都被狗吃了?所有財產全部沒收!用於支持大王抗擊明軍!什麼?你有意見?找張士誠說理去!”
這真的是“我是流氓我怕誰”,“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