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事業留人術,讓員工對未來有盼頭 (1)(1 / 3)

工作的激情來自於對未來事物的渴望,在企業中,目標就像燈塔,不僅為航船指明前進的方向,還能給航船以前進的精神動力。在鼓勵員工為你打拚的之前,領導者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且為企業的每一個員工都製訂一個定性、定量的目標,讓員工的激情與能力能夠有放矢,這樣才能發動每一個員工為企業的整體目標而奮鬥。

從孔雀東南飛到事業留人

企業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一個企業如果沒有了人才,這個企業也就沒有了競爭力。為了留住人才,各企業紛紛提出"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並將此作為企業文化理念的組成部分。我們一些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人才流失嚴重,企業缺乏活力。那麼,企業如何留住人才呢?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員認為致力於企業工作,其在企業中"要有較好的收入,要有幹事業的前景,要有良好的待遇".如果企業有幹事業的前景,就是收入低些,待遇差點,也要留下幹事業。可見事業在企業留人中的重要作用。

人有所學,都想成事業。企業要為人才提供一個幹事業的平台,使其能用其所學,發揮其才能。有的企業管理者口口說"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實際上早鈍化的隻剩下"待遇留人"一句了,就是這一句口頭禪也已被鍛造成管理不作為的"遮羞布"和"擋箭牌"了。一個企業即使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如果不事業留人,也做不好事情。即使用豐厚的待遇留住人,也是一時的,不會長久。

企業要留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對他們來講生存不是問題,更重要的是自身如何發展,沒有發展的機會,他們就會走。從人的"需要論"來說,單憑薪資是留不住人才的,因為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不是企業花錢就能把人才固定在一個位置上,而是要給他們一個幹事業的舞台,使其能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

作為一名有才能的職員,他們看中的並不是薪金,而是個人發展,企業要留住他們就要給他們創造一個與他們的願望相吻合的事業平台。企業要給員工提供良好的成長方向,給員工充分發展的空間,讓他們有實現自我的機會,為其提供良好的企業文化,加強員工的歸屬感。企業要用"心",並精心營造企業內部的"生態平衡"環境,建立公平、公正的競爭機製,並持續運行,不斷完善,真正使有能力的員工為企業發展發揮作用。對工作達不到要求、不能完成任務"賴著不走"的人,要用機製使其"掛冠而去",辭去職務,讓位於人才。

企業要事業留人,就要實施人性化管理,不能靠恐嚇、行政開除、輿論壓力等卡住人才。因為這樣不僅於事無補反而徒增惡感,不但留不住人才,反而成了"逼走人才".企業要把員工當人,不要把發全工資當作對員工的恩賜,要把員工當作企業的主人和財富的創造者。因為員工除了對高工資的要求外,更渴望寬鬆的,有人情味的工作環境,人與人之間平等相處,工作上順心舒心,所以,企業要留住人,就要用好人,把人才放到他能幹的崗位上,讓其發揮特長與才能,並為其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使其為企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二五"規劃藍圖,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係不斷完善,從孔雀不準飛,到孔雀東南飛,是人事製度的重大突破,是文化意義層次的對人的價值尊重。現在的人不再宿命一地、一企,有了支配自己命運、選擇自己生活方式和道路的權利。一些企業的人才流失,尤其是優秀人才的流失,給觀念落後的企業帶來巨大衝擊和損傷,但也迫使其改進和加快企業民主管理進程。孔雀東南飛,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自然。孔雀也好,麻雀也好,隻要有翅膀,它就有飛的自由,至於往哪裏飛,是由"市場"這隻無形的手操縱著。對於人才而言,雖然對企業有收入不高的不快,但更有割舍不斷的企業情、企業人、企業崗,他們在孔雀東南飛時,會慎重選擇,也有權選擇,企業應少些指責,多傾聽和體恤其"五裏一徘徊"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