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走到學校三號門的時候,那裏聚集了不少人,其中有幾個肩膀上還扛著巨大的攝影機,學校的門衛和警察設好了路障,把那些記者關在門外麵。
“這條路看樣子是走不通了,我們還是走小門吧。”老李說著墊著腳伸著脖子,往校門外看。
學校裏麵沒有任何的相關通知,昨天晚上王逸和小傑吃完晚飯回來之後,沒有見到任何警察,沒有聽到任何消息,據新聞上說的也非常含糊,連是誰發現的屍體,是什麼時候發現的屍體,都沒有說。
但是現在才六點多鍾,警察也不知道是幾點鍾的時候來的,記者居然消息也這麼靈通,神不知鬼不覺地就在校門口聚集了,看樣子,應該是深夜裏發現的。
王逸最不能理解的就是為什麼記者總能第一時間到現場,以前都開玩笑的說過香港記者跑得比博爾特快,但是王逸也算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規模的記者了,認真思考起來,既覺得奇怪,幾乎無論什麼情況,記者總能在兩小時之內到現場,難不成發現屍體的那人,第一件事情是打電話給電視台和報社嗎?大半夜,可沒有什麼路人為了賞金給報社通風報信的。
胡思亂想一陣,褲兜裏的手機又震動起來了。
這回是林雋打的電話,前幾天林雋去醫院看望王逸的時候,拿著王逸的手機自拍了幾張照片,還把自己的手機號碼存進去了,現在手機上顯示的聯係人背景,就是王逸坐在病床上,穿著一身病號服,蓋著白被子,林雋擺著剪刀手,嘟著小嘴自拍的一張照片。
“喂,林雋嗎?”
林雋坐在轎車裏,兩隻手扒著車窗戶,看著外麵一圈一圈的記者,還有旁邊的幾輛警車,一隻手堪堪握著大屏的智能手機,貼在耳朵上說道:“哥哥,我媽媽說,外麵的記者太多了,要我們到旁邊的小門去。”
“嗯,好的。”王逸對著空氣點點頭。
……
在旁邊的四號小門,人同樣很多。其他人能想到這個門,記者們怎麼又想不到呢,但是這個門比較小,像地鐵站的通道門一樣,需要學生用學生證刷卡,才可以進去。
想跟著混進去也是不可能的,因為旁邊站著兩個大腹便便的門衛,一臉凶相,就算你是這個學校的學生,沒有學生證,看到他們也要心裏發怵,想進去隻有一個辦法,就是打電話請裏麵的同學過來幫忙開一下。
在不遠處的一顆樹下,背對著那兩個門衛。
丁泠正雙手插著兜,麵色焦急,因為一個小時前,組長收到了蘇南大學學校內遇到了“凶殺案”的消息,當時正好沒有人手,就讓他過來了。
根據組長說的,他們收到消息的時候,還算是比較遲的了,不過好在都還沒有其他的報社發出消息,因為大家都不敢在真實情況出來之前亂說一氣,免得真相出來了打臉,是要是去信用值的,而且說不定還要背負造謠這一罪名。
“死豬不怕開水燙,反正我們也是小傳媒,舍不得孩子套不找狼,敢寫才能有出頭之日,而且,我們的現人是那個目擊者的朋友,估計是可信的。”組長這樣說道,然後很快就擬好了一則快訊,通過早間新聞的app發布出去,很輕鬆地拿到了頭條。
接下來,就把最重要的現場采訪取證環節交給了丁泠。
丁泠進這一行才兩個月,在社會裏麵摸爬滾打了好半年,好不容易才混到了這麼個職位。
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獨自到現場完成一整套過程過,從來都是跟在前輩們的屁股後麵,扛扛攝像機,記記筆記,很輕鬆,但是頭功肯定不是他的,在每一條新聞的最下麵或者標題後麵寫的名字隻能有一個,就算他的字寫得再好,就算前輩對他再好,甚至就算新聞原稿件是他記下來的,是他草擬的,他的名字也不會出現在那個位置。
組長要求他在一個小時之內拍好要拍的東西,因為那些出去采訪其他新聞的前輩們一個小時之後就回來了,最好還能找到目擊者采訪一下,次一點找到提供消息的朋友采訪一點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