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啊,你的書法練得怎麼樣了?”老漢冷話題一轉,不丁地問了一句。
還在沉思中的淩建平,陡然回過神來,想想自己已經快半年不摸毛筆了,不好意思地道,爺爺,我實在太忙,抽不出空來。
老漢不滿地哼了一聲,緩緩起身在案頭鋪開宣紙,說道,“人逢大事要靜氣,心都定不下來,還能成什麼事。多練練書法,對靜氣有好處!”
\t易胤看到了案頭熟悉的端硯,聞著沁人心脾的墨香,忙起身熟練地為老漢研起墨來,仿佛又回到了大宋朝那墨香四溢的年代。
\t老漢將毛筆蘸飽了墨汁,稍稍頓了頓,隨即提起筆來,筆走龍蛇,一口氣完成,落款處寫著:“柏華錄東坡詩以詠誌”,易胤看了看,心想原來這位老漢的名字,就是淩伯華了。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易胤搖晃著腦袋,輕聲吟誦起來,待品品詩中的意境,頓時覺得這首看似寫景的詩,卻暗藏玄奧,說是一語道盡了官場的詭譎,並不過分。
“咱大宋朝,真是出人才呀,還是千古難遇的大才!”今日,讀到東坡學士的詩,易胤心底不勝唏噓。
\t“小易,你書法如何,來寫兩筆!”淩柏華見易胤看得專注,想來也是懂字的人,伸手將毛筆遞了過去。
\t其實剛才易胤看到毛筆,心裏早就技癢難耐,好久沒寫毛筆字了,這曾經名揚大宋朝開封府的易胤,準備為淩柏華老漢,留下墨寶了。
\t易胤接過毛筆,靈台間頓時一片澄明,迅速進入了書法的狀態。
\t“寫什麼呢?”他本想含蓄一些,寫首思鄉的唐詩,但最近剛剛讀來的偉人詩句,卻如洶洶波濤般一股腦地湧上心頭,刹那間,易胤情難自已,丹田之氣發動,以氣馭肩,以肩運臂,以臂帶腕。
\t唰唰唰——下筆一揮而就:“小小寰球,有幾隻蒼蠅碰壁!易胤敬錄偉人詩。”
\t“好!”易胤剛剛收筆,淩柏華老漢忍不住拍案大讚,“好書法,好氣魄!”
\t“晚輩獻醜了!”易胤放下毛筆,心底的波濤漸漸消退,抬頭看時,隻見淩柏華老漢那犀利的眼神望自己望來,易胤迎著老漢的目光,淡淡地一笑。
\t淩柏華老漢,在土山官場混跡數十年,從一個小山村的民辦教師,登上了原縣教委主任的寶座,一輩子和教育打交道的她,自認為閱人無數。
\t但麵前的這位年輕人,卻讓他不得不感到驚詫,不說那筆秀麗中暗藏恢弘氣度的書法,但說那書寫偉人詩詞時的豪氣,實乃生平所罕見。
\t接下來,淩柏華老漢收斂起淩厲的目光,和兩個年輕人拉起了家常。對易胤這個年輕人了解的越多,他越是驚奇,“自古英才出寒家,假以時日,我土山縣又要出大人物了,我的孫兒好運氣,竟然交上了這個朋友!”
\t愉快的時光總是匆匆流逝,太陽西沉之時,淩建平依依不舍地和爺爺奶奶告別,易胤抱著一小口袋“望天吼”幹辣椒,心裏美滋滋地搭在自行車把上,主動承擔了蹬車載人的重要任務。
\t臨別時,淩柏華老漢摸著淩建平的腦袋,再三叮囑:“平啊,和小易好好相處,有事,多問問小易的意見,啊!”淩柏華已打定了主意,讓自己的孫子,牢牢地靠緊易胤這顆未來的參天大樹,而自己也將為這樹的成長施肥、修剪、除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