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有恃無恐還是運籌帷幄(2 / 2)

是悲憤,高緯沒有看錯,這悲憤不但是表現給高緯看的,是十足十的真誠,無論是誰被背後捅刀子都是這幅表情,高緯很同情,但無話可說,國與國之間的爾虞我詐,合縱連橫從來是都以本國利益為基礎的,這是千載之間的顛破不破的永恒真理。

沒有對與錯,也沒有正義與邪惡,有的隻是是否有利!

二桃可殺三士,一域亦可殺三國,漢江膏肓富庶之地,整個朝鮮半島隻有一處,三國都垂涎三尺,那贏家隻能有一個,這個道理高緯明白,高句麗也明白,新羅不但明白也做了,百濟以前可能不明白,但現在一定記憶深刻!

國與國,可以是盟友,可以是敵人,但唯獨不能是利益的爭奪者,是敵人還有養寇自重的說法,利益爭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要是把他放在新羅的位置,他會和新羅真興王做一樣的選著,甚至更加狠辣,至於理由,新羅需要漢江六郡,而百濟露出破綻,天將與之,不取反究!

“對對對、、、”心裏想的是一回事,嘴上說的自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再渺小的政治鬥爭都需要冠冕堂皇的粉飾給百姓看,因為大多數百姓都是淳樸善良的,國朝所推崇的禮儀道德與這些赤果果,隻看得失,不看恩仇的政治權謀不符。

站在新羅的角度這樣做沒有一點錯,隻是吃相太難看了,因此高緯不能明著表達認同!

斯多含也明白這一點,就緊抓住百濟入侵新羅,焚城戕民瘋狂攻擊,百濟還是老一套新羅背信棄義,矛盾不再一個點上,各說各的,這樣的口水戰沒意思多了,高緯無聊的托著腮幫子品著酒,大齊的還沒有後世多次蒸餾的過程,也就十幾度,對於後世連啤酒都很少喝的高緯還是能接受的。

見高緯不耐煩,兩人也很是識趣的行禮告辭。

沿著兩人離開的背影,高緯望向端坐一旁,一臉陶醉的欣賞歌舞的高句麗使節,剛才兩人到他身邊來,高句麗使節不可能沒發現,既然看到了還一副滿不在乎的模樣就耐人尋味了,要知道朝鮮半島三國中唯一和大齊疆域接壤的高句麗,無論大齊做出怎樣的的動作,首當其衝的高句麗,居然還能有如此漠然表現!

是有恃無恐?還是運籌帷幄?

難道他們真的以為有著嚴冬的阻擋就能無視大齊雄師的存在?

“殿下,為何獨望高句麗使節?”做在高緯下手位的蘭陵王見高緯盯著高句麗使節長久不語,心生奇怪。

蘭陵王的爵位在大齊很高,王爵有三種,一是親王,一般都是用周朝諸侯國的封號,越是最高權重的王爺,最尊貴的就是戰國七雄最後王國的封號;其次就是郡王,顧名思義是以一郡之地名為封號,蘭陵王的封號就來自蘭陵郡,當然這有同樣郡王也有親疏之別,最尊貴的就是秦朝三十六郡為名郡王。

剩下的王爵就差很多了,如斛律家的鹹陽王、徐顯秀的武安王、西陽王徐之才,大都是皇帝為了表彰功績才封顯爵,還有高緯三弟東平王高儼也是這一類爵位,等到了成年,或是什麼時候皇帝臨時起意,高儼立刻就能成為郡王!

大齊沒有親王,一是因為大齊還沒有統一天下,二是因為沒有成年的皇子,不過按理說皇帝的弟弟也應當享親王之位。

但沒有,大齊依然曆經三帝,還沒有一位親王,高緯估計是在提防皇族,畢竟親王也是離皇位隻有一步之遙的人,如果是一位高權重的親王,和一個年幼的太子相比,似乎親王裏皇位更進一步!

在這方麵最嚴苛當屬周國,皇帝宇文邕諸位兄弟至今還隻是國公而已!

蘭陵王在大齊諸王中身份並不是最尊貴,畢竟上麵還有叔伯兄弟,但是以功績來說確實最顯赫的,所以也才能在皇族僅排在高緯之下。

“四哥以為孤在看什麼?”高緯不答反問。

蘭陵王頓時一愣語塞,隨即一笑不再言語。

高句麗太極怪了,今晚察覺到這一點可不止高緯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