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老妖婆(2 / 2)

不過現在還不是走神的時候,今天是朝參,也成為大朝會,不像朔望朝參隻每月初一十五舉行兩次,常朝三日一朝,大朝會隻在每年正月初一,冬至日舉行一次,屬於大規模禮儀性朝會,最是隆重,需要大陳設,展宮懸鼓吹,陳車輅輿輦,到時皇帝也要服袞冕,穿通天冠絳紗袍,禦輿以出,曲直華蓋,警蹕侍衛如常儀,接受群臣禮賀,還要皇太子獻壽,次上公獻壽,次中書令奏諸州表,黃門侍郎奏祥瑞,戶部尚書奏諸州貢獻,禮部尚書奏諸蕃貢獻,太史令奏雲物,侍中奏禮畢,然後中書令又與供奉官獻壽,時殿上皆呼萬歲!

今天參加的朝會也是最多,有王公諸親、在京九品以上文武官、地方上奏的朝集使,各藩國的使節,人數之多讓高緯目不暇接,烏壓壓一眼望不到頭,從闔閭門都已經排到止車門

高緯再次為自己穿越來的身份慶幸,幸好是太子能待在殿內,殿為可就受罪了,這寒冬臘月,凍得都流鼻涕都流到嘴邊了,還不敢擦,君前失儀,尤其是今天大朝會失儀,他就可以提前告老還鄉了。

藩國使節的待遇還算不錯,一個個蹲在殿門口大氣不敢喘一下,這個時代即便中華大地三分天下,依然不是隨便來個小國就敢欺負一下,至少高麗棒子那三個國家現在老老實實的一臉謙卑,契丹和庫莫奚就更顯卑微,他們是真被威宗打怕了,不過他們在突厥、齊國以及高句麗夾縫中生存,其勢力也不容小覷,最後剩下一個靺鞨就要淡然多了,據說是滿族的直係先祖,他們和大齊隔著高句麗、庫莫奚,有著嚴寒的阻擋,那一片白山黑水中原人的觸角還是無力伸到。

靺鞨人基本就是來混賞賜的,隨便拿幾張爛毛皮進貢就能換的一大堆珍貴的絲綢瓷器,這樣逆天的買賣高緯這個太子爺看了都眼紅。

要不要半路劫個道,將那些東西搶回來呢?高緯想了想還是晃了晃腦袋,要是這樣做被人知道了,估計皇帝能活劈了他!

古代一個王朝最近講究的就是四海稱臣,四夷臣服,萬國來朝也被當成一個王朝興盛和皇帝文治武功的標誌,學好麵的皇帝越在乎這個,譬如漢武帝,隋煬帝,明成祖朱棣顯然沒有學到他老爹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耗費數不盡的國帑,一隻由兩百多艘海船、兩萬七千多人組成的龐大隊伍就被信奉伊斯蘭教的太監鄭和帶著去尋找麥加了!

想到這高緯撇了撇嘴,這些番夷就是看中了華夏皇帝好大喜功的一麵,一次次拿著破爛來行騙,還偏偏屢試不爽!

“太子獻禮——太子獻禮!”禮部尚書,哦不,現在應該還叫做祠部尚書連喊了兩遍,高緯才猛地醒過來,剛才和孤飛客說好這一段不寫走神的,但自己還是不知主的忘了,今天可不能丟人,丟了人就等於成為全世界的笑柄,說不定還會被秉筆直書的顏之推寫在史書上,他家老祖宗就是那個一簞食一瓢飲,被孔夫子稱讚為品德最高潔的七十二賢人之首的複聖顏回,因為這高緯一直覺孔老夫子可能有仇富心理。

不管怎麼說得罪不起啊,人家傳承儒學最純粹的顏氏之儒,士林中的影響無人能比,他從周國逃來大齊一直稱為皇帝炫耀的一點,被認為是正統的象征,所以要被他批評兩那可就真正是遺笑萬年。

整理一番衣冠,拿起那一堆禮部早就為他準備好,而他至今還沒能叫上名字的賀禮,按照《禮製》規定的禮儀一絲不苟的走完全部步驟,繼續回去養精蓄銳,今天的事還對著哪!

你以為上完大朝會就能回東宮和斛律鈺兒暖被窩了?

白日做夢!

今天要是晚上回到東宮,要是能還有力氣和斛律鈺兒做點少兒不宜的活動,高緯就謝天謝地,大朝會後是祭天大典,祭完天還要回皇宮參加宴會,那晚宴飯食的滋味能讓人產生一頭撞死在禦前的衝動,就這參加晚宴的官員的還吃的一臉榮興,感恩戴德!

當然也有正常的,太尉斛律光生熟不忌,什麼都能吃的下,蘭陵王細嚼慢咽吃的很文雅,太師段韶一個勁的讓高緯多吃點,可就是不見他下筷子,這老狐狸就知道欺負熟人,高緯可是喊他表叔的,他怎麼好意思“下死手”!

反正那場宴會之後,高緯記住隻有半生不熟的食物和輕歌曼舞美人的纖纖楚腰,第二天高緯還偷偷曬了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