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具體的目標是要在1999年開個研討會,2000年要開全體大會。我們為1999年的研討會定的題目是“嵌入式係統及產業化在中國的發展前景”。那次會是在友誼賓館科技會堂召開的,我和計算機學會的杜子德共同主持,請了許多學術界、產業界的人士,甚至還吸引了不少外企代表。那時,互聯網的高潮正在湧來,人們普遍對傳統的WinTel架構的PC不滿,寄希望於新興的、百花齊放的嵌入式係統。那次會正是當時那種思潮的集中反映。會議相當成功,大家討論得很熱烈,普遍認為嵌入式肯定是未來發展方向。其實我們組織那次會對聯想內部還有一層意義,因為那時聯想也正麵臨互聯網大潮的衝擊,下一步如何發展,也需要聽聽眾多專家的意見。
2000年全體大會就沒那麼容易了。按照策劃,我們想克服以往學術組織開大會空洞無物的弊端,希望開成一個跟產業結合較緊密的會議,至少像一個國際會議的緊湊安排,還要配合著同時開產品展示會。這個工作量就很大了。大會那邊要做很多準備工作,像論文集、主題報告等都要一一落實。展示會就更是事情繁多了。為了搞好展示會,我們采取了外包承包單位的做法,結果從若幹候選單位中選擇了“電子產品世界”雜誌。結果一不小心,他們成了微機專業委員會展示會承包專業戶,以後曆次大會都是由他們來做了。這次大會的另一個宗旨是打破以往開大會隻賠錢的結局,變成一個贏利的會議。經過周密的準備,那次大會成功了,第一次把一個專業委員會的大會辦成了高水平的會議及產品展示會。還達到了贏利的目標,為微機專業委員會賺了錢。
微機專業委員會的活動倒是都成功了,但是聯想作為掛靠單位的初衷始終沒有達到,也就是學術活動如何跟企業完全掛鉤,沒有找到特別的切入點。元慶在參加了第一次主任會議後,再也沒有參加過微機專業委員會的活動,那次大會也是委托老杜代表聯想做的主題報告。其實微機專業委員會全國100多位專家組成,也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如何開發利用這一寶貴資源,應該是企業領導人思考的。
既然聯想高層對微機專業委員會的活動越來越淡漠,我們就在2002年換屆時,考慮辭掉掛靠單位。這裏最關鍵的問題是要找到合適的下家。經過一番篩選,最後選定了由北大信息學院承接。在換屆大會上,選出了陳國棟(原濟南市副市長)為主任、張興(北大信息學院常務副院長)為常務副主任、於敦山(北大信息學院教授)為秘書長的新班子。我在這屆班子裏被選為副主任。
與中科院計算所曾經變為聯想研究院的結局類似,把微機專業委員會掛靠在聯想也是不成功的。這裏主要的問題是中國的學術界與企業相差甚遠,雙方考慮的問題完全不同。可見很多時候,美好願望是一回事,要達到美好的現實又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