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不願在此事上輕易認錯的餘溫銘,提起右腳,用力踹著這道石壁,發出了比剛才更大的聲音,不過還是沒有想象中空洞的聲音,仿佛這就是實心的一樣。在踹了數腳後,餘溫銘也放棄了這無意義的掙紮。
在失望時準備離去之餘,餘溫銘想起自己是跟著那條足跡來的,不過因為剛才搬動東西的時候轉移了注意力,一時間沒想起這件事罷了,為什麼自己不再看看那條足跡呢?
高興之餘,餘溫銘又拿起了火折子,回到了自己剛才的地方,用幾乎快趴在地上的姿勢,終於發現了這道牆壁的蹊蹺之出。原來這道牆壁居然是離地的,不過隻是離開了地麵很小的一部分罷了,沿著整個牆角走著,餘溫銘也發現背後隱藏的地道的大致輪廓。
仔細想想,這道牆壁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失誤,那是因為施工時難以確保地麵的完全平整,難以使地麵和石磚門完美的重合在一起,有些縫隙居然還能把尾指塞進去。
在一番探索後,餘溫銘並沒有找到這道石門的開關,於是組織了身邊的一群人,這座房屋的一根頂梁柱給拆了,做成了一個簡易的攻城槌。然後十幾人把它給抬了起來,在輪番撞擊後,這座石門終於被錘開了。一條更加幽深的地道出現了眼前。餘溫銘那能放過這個機會啊,於是趕緊差了一個人去通知陸陶讓他嚴防鎮裏其他地方和山林突然出現敵人,也讓外麵的士兵聚集在周圍,防止這群白蓮教的人突然衝出來,準備魚死網破。
在像剛才一樣,餘溫銘接著扔著火球,向裏麵探索著,突然一道箭矢插破了他的臉龐,射在了身後的一名士兵身上。餘溫銘瞬間反映了過來,立刻帶著身邊的士兵掉頭返回。不過這始終隻是個地道罷了,就算對方射出的是箭,由於地道高度的限製,箭並沒有這多遠,不過還是有幾名士兵倒在了後撤的路上。
吃一塹長一智,餘溫銘很快便命人利用鎮上的木板,做了簡易的防護盾,還留了幾個空,把槍兵的長槍放了進去,以免敵人近身偷襲。
果不其然,在抵擋完第一波箭雨後,對麵白蓮教的人果然發現了其中的端倪,派出了近身的持刀的護衛接近了他們。而餘溫銘在感到有人接近時,立刻命令前麵的人加速跑了起來,一時間,前麵慘叫聲以及驚吼聲不斷響起,在槍兵刺到人後,瞬間把槍收回,使槍上的屍體順利落下去,不至於盾牌上的屍體太多,導致前進速度太慢,給他們留下太多的反應時間。
很快,地麵上橫七豎八的躺著眾多人的屍體,交戰地點的前移,路上留下的屍體也越來越少了,但餘溫銘敢打賭,前麵的·白蓮教的絕對已經亂了陣腳。
於是餘溫銘命人一鼓作氣,衝了進去,直到地道真正的盡頭,一個巨大的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