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正倫一臉笑意地問道,“大人可是準備鑄炮?觀海衛鎮之前使用的炮,有一半以上由龍山所鑄造!”
“不知大人想要鑄造什麼炮?”馬玉良謹慎地問道。
若是沈越想要鑄造紅夷大炮,他們還真沒辦法。
龍山所以前鑄造的,主要是千斤佛朗機炮跟火銃等。
“紅夷大炮!而且還是改良後,射速更高,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紅夷大炮!”沈越斬釘截鐵地說道。
馮正倫臉上的笑容頓時就僵住了。
就連馬玉良,臉上也被無奈的苦笑占據。
“怎麼?有問題?”沈越詫異,“紅夷大炮,應該不難鑄造啊!”
“大人,紅夷大炮,整個大明,都無多少鐵匠能鑄造出來。何況鑄造成本太高,需要用銅鑄造……”馬玉良解釋著。“龍山所最多隻鑄造過千斤弗朗機炮。”
一門紅夷大炮,重達三千斤以上。
都是用銅鑄造。
銅是什麼?
大明的銀子流通雖廣泛,普通百姓依然使用銅錢。
多少工匠有機會能鑄造銅炮?
有銅,完全可以用來鑄造成錢……
“用鐵鑄造紅夷大炮呢?”沈越皺眉問道。
他也清楚,銅的延展性更好,鑄造出來的炮不容易炸膛,使用壽命也更長。
不過,銅炮,成本太高了,那完全就是錢鑄出來的。
“鐵太脆了,鑄造時,散熱不均勻,裏麵便會產生眾多瑕疵,開不了幾炮,便會炸膛。紅夷大炮跟大將軍炮,都是用銅鑄造,千斤弗朗機炮倒是用鐵鑄造……”馮正倫向沈越解釋。
在他們看來,沈越對於這些皆是不懂。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不是開玩笑。
“另外,若是用鐵鑄炮,鐵太堅硬,無法加工炮膛。”
“有沒有辦法讓千斤弗朗機炮的射程更遠,威力更大?”沈越心中早有定計,卻沒有先說出來,而是希望能從兩人身上得到驚喜。
畢竟,他想要鑄造的鋼炮,要求太高,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除非用銅鑄造,把炮管內部加工更光滑,可以有效提高射程跟威力。”馬玉良說道。
加工炮管內孔,是為了讓炮管的氣密性更好。
氣密性越好,火炮的威力也就越大。
“鐵炮沒法加工內孔?”沈越問道。
按理,應該有辦法加工炮管內部的。
“大人,所有鐵炮,鑄造出來後,都無法加工炮膛的。鑄造時,都靠工匠把握,然後用彈丸檢測炮膛,彈丸能從炮口輕易滾入炮膛底部,方能合格堪用……”
大明火器使用廣泛,卻未能取代冷兵器,最大的原因,就是質量太差。
沈越一聽,便明白了為什麼大明火器發展如此迅猛,最終依然還得靠冷兵器解決戰鬥。
如此的大炮生產,炮膛未經過加工,鑄造成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自然不可能鑄造的每一門都能堪用。
要想進行機械加工,不僅需要弄出比鋼更加堅硬的材料,更需要機械加工設備。
難道真的沒有辦法了?
作為軍工單位出身的沈越,可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