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六十門,已是不少了。覆以鐵甲,加上炮的重量,就很難以人力驅動,再多,倒能安置,速度會慢不說,還會對船體造成影響……若載上貨物跟補給,更不夠……”楚慶尺覺得沈越太過貪心。
六十門炮,已是兩千料船最大的承受能力,超過二十五門炮同時開火,後坐力將會非常龐大。
“若如此改造,需要多少時間?仿製弗朗機船,需用工幾何,用銀幾何?”
“火炮成本是否計算在其中?”楚慶尺詢問。
沈越搖頭。
火炮這將會是戰船上最大的成本。
六十門炮,哪怕是佛朗機炮,一門炮也得六百兩銀子,加起來,將近四萬兩。按沈少爺要求,最少得有三分之一射程更遠的紅夷大炮……
“這需要好好合計一下,不過,大人,若開工建造,船塢需要擴大,需要更多木料供應……人手方麵,也會是很大問題。”楚慶尺清楚,沈越已經下定了決心把戰船改造成弗朗機的樣式。
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作為技術人員,對於挑戰,自然不會有絲毫抗拒。
“人手的事情,無需擔心,觀海衛鎮其餘軍匠將近期內會遷入龍山所;至於木料,你們不是認識木料商人?聯係有實力提供我們所需木料的,到時候我跟他們談!船塢擴大,需要立即著手。”沈越盤算了一下,都不是大問題。
“大人,下官有個提議,不知當講不當講。”楊征突然開口。
“有何建議,但說無妨。”沈越也不客氣,作為技術人員出身,對技術人員的重視程度,超過這個時代任何一個人。
他清楚知道,領導不夠好,技術員的很多好想法,都得胎死腹中。
“大人,龍山所並不適合發展,船塢擴大,成本高不說,也容易出問題,若為將來計,希望大人考慮另擇地址建造船塢……”楊征說的時候,不斷看著楚慶尺。
楚慶尺臉上倒也無難堪之色,反而支持楊征的說法,“大人,確實如此,龍山所此地,並不適合建造大量大型船塢,若要同時建造兩艘大船都會非常吃力……”
龍山所靠海,處於海灣處,地形跟水深等都不適合建造大型船塢。
碼頭甚至都很難擴大。
此事,是沈越沒考慮過的。
他隻是普通的技術人員,想著舟山島跟這邊比,便也清楚,這邊的條件,沒法跟舟山比。
無論是海匪上岸還是從岸上來的攻擊,都容易摧毀龍山所的建造的一切。
“可有合適地點?”沈越問道。
“觀海衛隻有觀海中左千戶所比較合適,那邊卻也很難防禦陸上的進攻……最好尋一水域合適之海島……”
“海島還不能距離岸上太遠……”班櫓也建議。
“這樣說來,地方倒還真不好找……”沈越知道,若在上海縣,直接在崇明島建造船塢。
航母都能製造的地方,用來建造風帆戰艦,自然不是問題。
問題是,上海太遠了。
而且,那不是他能夠控製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