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匆匆那年(1 / 2)

01

初中的君可,大部分時間都是趴在桌子上睡覺,偶爾一個人對著窗外波光粼粼的陽光發呆,就算走在路上也看不到別人,雙手插在牛仔褲旁邊的口袋裏,目光遊離在腳尖前的那一小塊地方。

一個人的時候總喜歡聽歌。君可也是,特別是那些安靜的淡藍色的音樂,似乎在那片安靜的藍裏能找到一種聲音與內心的安靜冷漠發生共鳴。

那時候mp3剛剛在學生群體間風靡開來,如同現在蘋果手機,大部分人渴望而不可及。君可咬咬嘴唇用了一個星期的生活費毫不猶豫就買了下來,然後在下一個星期裏捂著肚子嚷嚷著減肥。

如果每個人在一個生命的階段,都有一個重要的人,那在初中時,君可最重要的人就是音樂了,真的,對於那時的他來說,音樂就是他的一個最好朋友,也是唯一的朋友。02

初三的一個早晨,下起了大霧,做完早操的同學們做鳥獸散然後又魚灌進教學樓,就在君可在樓梯中間摩肩擦踵的時候,人群中申來了一隻仟細的手,動作極快,看不清主人是誰,到底做了什麼。上樓後,他摸了摸口袋發現一張疊的很漂亮的紙,於是順手丟在了教室旁邊的垃圾桶裏。

我相信君可不是故意的,那時候的他隻是心智還不成熟,或者在他腦海裏跟本就沒有,戀愛,喜歡之類的詞。對於每個孩子從小張著水靈靈的大眼晴就會問爸媽,我是從哪裏來的時候?他的爸媽一定是這樣回答的——你是從垃圾桶裏撿來的。可是君可眨眨眼晴點點頭就真的相信了,然後迅速的哭了。

對於他來說那張疊的很好看的紙就跟隨手丟在路邊的垃圾一樣。情書這個概念是他在高二是看一個叫阿狸寫給桃子的情書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原來有人可以把以前莫名其妙的感受寫的那麼龐大又細膩。在高一晚自習後在操場上散步,偶然看見兩個在樹底下扭在一起的人影時,他還是嚇的扯開嗓子,以熊的力量豹的速度跑開了。

03

《夏至未至》裏的傅小司說:"那個男孩教會我成長,那個女孩教會我愛"。那麼教會君可愛的女孩子應該就是諾了吧。

初三時諾是坐在君可右上方的位置,每當君可扭過頭看窗子外麵暖洋洋的陽光時,就會不經意瞥到她好看的側臉和簡潔的短發,在金黃色的光線下如同青花瓷上精致雕刻的仕女圖,她正在低著頭,默默地疊著一張好看的紙。如果玻璃幕可以倒影出顏色的話,君可此時的臉一定像擦了胭脂般緋紅,隻是他自己不知到罷了。

諾並不如她外表所見,圓圓的嬰兒臉,短頭發,大眼晴,是一個看起來乖乖的女孩。上課的時候,已經開始明目張膽地在桌子下麵看有三本語文書疊起來厚度的小說了。灰色的封麵,硬質的外殼,裝訂精美,直到高二時君可才知道那是一個叫郭敬明的作家寫的,以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的憂傷又明媚的青春,可是那時候君可以為全世界隻有他一個人懂得這樣的感覺。

初三時君可依舊每天聽歌,周傑倫的,本兮的,小賤的,許嵩的……每個星期日的時候他都會跑到音像電裏下載新的歌曲,一角錢一首的歌,日積月累下來讓人頓悟愚公移山的力量。爸爸年終回來清賬的時候總是多出一大筆未知的輸出,甚至被懷疑是不是背地裏談戀愛了。我不明白為什麼大人都認為談戀愛跟燒錢脫不了幹係。

隻是有時候他聽周傑倫的七裏香的時候,外麵出現的不是多嘴的麻雀而是映在玻璃窗上諾的臉。

隻是他聽音樂的時候,會突然想到諾的樣子,覺得左心房裏被放進了一粒糖果引來了一隻螞蟻,甜蜜和微微的刺痛,有一種說不出奇怪的感覺。

04

君可的鬧鍾比學校裏的起床時間提早了四十分鍾,每天天還沒亮,他就匆匆地去學校了,就算高考前睡眠時間如同汶川地震搶救人一樣珍貴,不對,在老師和家長眼裏估計還要珍貴。他每天還是雷打不動地提早起床,飛快地跑到學校,飛快地爬到頂樓,飛快地趴在欄杆上,一係列的動作完成如同參加一場田徑類的體育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