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一個氛圍中,民眾對於入侵者的恨意和抵禦決心,已經上升到了頂點。
各地百姓紛紛要求投軍抗敵,捐獻錢財,聲勢十分浩大。
就在這個時候,一首歌悄悄的傳唱開來:
大蒼錦繡江山誰是主人翁?我們四萬萬同胞!
強虜入寇逞凶暴,快一致持久抵抗將仇報!
家可破,國須保!
身可殺,誌不撓!
一心一力團結牢!
努力殺敵誓不饒!
努力殺敵誓不饒!
大蒼錦繡江山誰是主人翁?我們四萬萬同胞!
文化疆土被焚焦,須奮起大眾合力將國保!
血正沸,氣正豪!
仇不報,恨不消!
群策,群力,團結牢!
拚將頭顱為國拋!
拚將頭顱為國拋!
……
歌曲一出,立即傳遍了整個大蒼王朝,各地官府也紛紛組織合唱大會,百姓民眾們是熱血沸騰。
這首歌,最先是楊沐寫出來的。
實際上,這也是他記憶中一手非常有名的抗敵歌曲,是一首抗日救亡歌,名字就叫做《抗敵歌》,感念於禮部的宣傳,讓他也頗為感慨,於是將記憶中的那首歌稍加改編,雖然在歌詞中沒有一點宣傳君權和皇權的,但是正是因此,更能夠直擊百姓的心靈深處,引起更為廣泛的共鳴。
當然,他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當前的戰爭。
實際上伴隨著十一月的到來,他對這場的戰爭已經有了一個十分肯定的預測,那就是兩大王朝的軍隊必敗無疑,這不僅僅是對大蒼軍隊的自信,更是對形勢的判斷,兩大王朝的軍隊異國作戰,而且戰線拉得十分長,中間還隔了一個暴亂不斷的大宏,戰場的後方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弱點。
在之前的幾個月還好,大蒼軍隊似乎也無力對其有什麼幹預。
但是現如今就不同了,天氣已經變冷了,無論是後勤運輸還是前線將士,都是需要麵對嚴寒的,根據楊沐所知,蒼國西北的幾個郡,幾乎是年年都會下雪的,甚至一兩個月不絕。
此等嚴寒,對兩大王朝軍隊的影響無疑是非常大的,隻要無法適應此等嚴寒,就無法作戰,漫長的後勤隻要出現一點問題,對於前線的軍隊來說就是災難性質的。
而根據前線的戰報,各大軍團是準備曆史重演。
何為曆史重演?
當初,阮國與魏國大軍在冬日休戰,蒼軍就是靠著特製的雪橇兵車突襲到了阮國大軍的後方,截斷了阮軍主力的糧道,從而讓阮軍主力陷在了冰天雪地中,最終占據了戰爭主動,接連輕鬆戰勝阮國大軍,最終在阮國內馳騁,消滅了最大的威脅,奠定了統一的基礎。
如今,以兩大王朝軍隊現在麵臨的情況來說,完全是可以舊戲重演的,就算是兩大王朝軍隊有所準備,料到了大蒼軍隊有此一招,也於事無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