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說,蒼國就不會因此而消耗國力,而是曆來王朝和軍隊有一個十分大的特點,那就是積重難返,一個國家一個王朝如果保持在一個狀態很久了,那麼一下子也難以調轉方向,有什麼大的突破,比如大慶和大統兩大王朝,到時候麵對大蒼王朝的強勢崛起,就算是想在國力增長追上大蒼王朝,也注定是徒勞無功望洋興歎的。
除非,國內是推行了什麼一些列重大的利好改革,如此才有一絲機會,不然的話,幾乎沒有這種可能。
以兩大王朝的體量來說,就算是有什麼強烈的刺激手段,估計也沒有多少可能,畢竟一個王朝的疆域實在是太大了,幾百年的政體下,國內的勢力也錯綜複雜,必然會有一些無法避免的矛盾,哪怕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國策,如果要推行來下的話,估計也要幾年的時間,不是短短的兩三年能夠看到效果的。
大蒼王朝不怕耗,大蒼王朝對未來有足夠的信心,這不僅僅是在軍事科技上有信心,更是在政體和國內政令政策上,與國家機器運轉活力上,有著足夠的信心。
楊沐與大臣們所商議的,就是如何將兩大王朝拖進泥潭中,與將軍們研討的則是大戰之後,如何對待兩國剩餘軍隊的問題。
自信!
這是一種極為強大的自信!
楊沐與眾位大臣和將領的心裏非常的清楚,一個機具活力的國家,是有能力抵擋住兩大王朝軍隊的。
看完地圖,楊沐便不去管了,徑直擺駕萬壽宮歇息。
剩下的事,包括具體的實施,各部衙門自然會辦得妥妥貼貼,不會有什麼差錯。
十月初,意料之中的進攻來臨了。
由於事先兩方都有軍馬調動,這是很容易就可以探聽到的事情,所以兩方將軍統帥都明白地方大致的軍事目標。
這一個優勢在大蒼軍隊中,尤為明顯。
就比如麒麟軍團,這一次仍然是把目標放在了大慶王朝的軍隊上。
所謂蛇打七寸,兩大王朝的兵力本來差不多,如果將其中一方徹底按下去,那麼在兩大王朝的內部中,就會出現一些齷齪,將大慶王朝的軍隊擊敗,或者是讓大慶軍隊損失慘重,那麼大慶王朝就會評估這一場戰爭,接下來隻要兩大王朝想法不一,在聯盟同攻上產生分歧,從而各自心生間隙,那麼這場戰爭大蒼王朝就贏定了。
這一下,可把大慶軍隊給氣苦了。
貌似攻打大蒼王朝不止我們一方吧?
上次就已經讓大慶軍隊損失慘重了,這次還來?
盡管麒麟軍團的兵力並不多,相對於大慶王朝的兩三百萬軍隊來說,隻有寥寥三十萬,看似相差懸殊,不過這三十萬麒麟軍,卻像是一把尖刀利刃,隨時都能夠紮進大慶軍的胸口。
……
……
說一下吧,這幾天事情多,加上又要忙著提車,所以慢了點。
放心吧,有車貸壓著呢,太監是不可能的。
接下來,做到一天一章沒太大問題吧。
諸位見諒,萬分抱歉,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