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一出,天下大為震動。
這一策,很多人都能夠看明白,但是卻並沒有多少的抵觸情緒。
因為,推恩令這一策無比的溫和,那些功勞高的公爵不會擔心皇帝陛下兔死狗烹從而反抗,那些勳爵的子嗣和妻妾們,也是非常的期待。
漢武帝時期,之所以會用推恩令,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成效,也就在於此。
從短期來看,這樣會造成大蒼王朝在未來的爵位數量變少,但是傳了兩三代之後,就會弱很多,侯爵級別的倒是沒必要太憂慮,因為本身他們的爵位的來源就不再是純粹的積分,後代的起點也會很高,不用急於這一時。
由於推恩令並不是一項急躁的政令,所以盡管在民間的影響很大,但是平息得也比較快,相反的普通平民百姓更加在乎的是功勳爵製度中,獲取積分的改革。
明顯感覺到的是,積分獲得的難度加大了,幾乎變成了過去的兩倍。
不過,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過去的爵位和特權隻是局限於蒼國,哪怕是一個侯爵也隻是蒼國的侯爵,如今卻不同了,爵位變成了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的爵位。
本身,大蒼王朝如今的爵位,幾乎都集中在六國伐蒼之前的時候,蒼國的那一片的本土之地,大蒼王朝一統之後,其餘的各地百姓雖然也能夠通過戰功獲得爵位,但是難度卻增加了,加之往後大蒼王朝內部不會有什麼大型的戰爭,所以幾乎是斷絕了那些偏遠地區,或者說是後來被統一地區百姓的獲爵機會。
這其中,就譬如阮國故地,雖然如今已經分成了阮東郡、阮西郡、阮南郡、阮北郡、阮中郡這五個大郡,但是其內除了開始投降時候的少數貴族還獲得了一些伯爵之位外,其餘的貴族的爵位幾乎是被一擼到底,完全成為了一個隻剩下金銀的大富族。
再一個就是,目前整個大蒼王朝都是實行土地歸公的基本農田製度,土地全部劃歸國家,根據各地風俗名情,五年到十年分撥一次土地,這就造成了在最基層,盡可能的消除了貧富差距,村裏沒有地主,也沒有鄉紳,隻要人活著官府就給分配土地。
楊沐在改革的時候,也深深的明白,這個製度是自己的底氣所在,隻要沒有涉及到普通百姓的根本利益,改革溫和一點,就不會對整個國家產生太大的影響。
在他的記憶中,基本農田製度可以說是解決了中國古代幾千年來的農田問題,曆朝曆代,隻要是農民起義,都是因為土地兼並嚴重,讓普通百姓的生活沒有什麼保障,一旦遭遇到天災人禍,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揭竿起義似乎就是水到渠成的必然之道。
大蒼後宮,椒香宮。
一個女子坐在塌上,一手拿著絲綢,一手是針線,安靜地刺繡著。
一個侍女從外麵走了進來,輕聲道:“娘娘,剛才內侍監的小太監來傳消息,陛下今晚特點了娘娘侍寢。”
女子皺著眉頭瞪了侍女一眼,淡淡道:“那就今晚讓內侍監的小太監再來請吧,本宮也不想提前準備。”
侍女臉上露出了幾許為難之色,咬著嘴唇,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