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海軍諸將領命而去,旗艦船隊上變換令旗,一陣號角之聲劃破海空,傳達四方船隻。
俄而,數十條快船迅速聚攏,大戰船的大型連弩一齊發射,長矛般的大箭呼嘯著飛向了水中的白鮫。
楊沐真切地看見了那些白鮫冒起了幾道血柱。
“萬歲——”
“捕到了!”
整個海麵都響徹了蒼軍將士的歡呼聲,楊沐也十分高興,下令有賞。
在海中巡遊了兩日,大船就靠岸了。
畢竟距離岸邊也不遠,返航並不需要多久,楊沐與一班大臣們在驛館落定後,便開始了商議軍製的事。
目前,大蒼王朝有六大主力軍團,每一郡都有三萬到十萬不等的府兵,再加上兵部計劃的征兵計劃,整個大蒼王朝的將士趨近六百萬。
這六百萬將士,可以統稱為陸軍。
楊沐現在計劃的,是打造一支規模龐大的海軍,以應對其餘的大慶、大統、大慶三大王朝。
畢竟,對於王朝之間的攻伐來說,陸軍雖然是戰鬥的主力,但是海軍的力量卻是至關重要的,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那麼就再強大的陸軍也無能為力,要想越過重重天險,跋山涉水組成遠征軍進攻異國,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海軍是勢在必行,而且得抓緊時機,快速組建和擴大,以求將來能夠起到大的作用。
“臣以為,海軍應當參照陸軍六大軍團,組建幾支不同的戰隊,以便管轄。”孔尚賢道。
楊沐點了點頭,道:“如何劃分?是按照兵卒數量,還是戰艦數量?”
“這……”孔尚賢猶豫了一下,道:“臣認為,應當按照兵員數量。”
“丞相大人所言,臣不敢苟同。”
這時,兵部尚書葛烈開口了,拄著拐杖道:“老臣垂垂暮年,但也知道海陸有別,若是按照兵員數量立軍,而沒有戰船支撐,豈不又是一支陸軍?”
“那葛大人以為,該當如何?”孔尚賢問道。
“老臣以為,無論是兵卒數量還是戰艦數量都不可取,得要采取軍艦、軍號與駐地相結合的方式。”
“哦?”楊沐很是詫異,道:“愛卿觀點新穎,朕願聞其詳。”
“臣以為,我大蒼王朝初立海軍,沒有太多的經驗,此舉與當初的麒麟軍不同,應當以艦船的數量為根基,其次以駐地為輔,再確立軍號。我大蒼王朝三麵臨海,不妨就設立三支艦隊,而這三支艦隊又有固定的港口和駐地,各自命名,譬如南麵的海域,不妨就叫做南海艦隊,東麵就稱之為東海艦隊,以此為依托,建立整個海軍。”
楊沐略微思索,覺得很有道理。
根據他所知道的,前世了解到的中國海軍,就是以海域區分,建立了三大艦隊,如今葛烈的提議,倒是與之不謀而合。
……
……
這個月特殊,更新應該會慢一些,請大家諒解,本書寫到現在也有一百三十萬字了,到了後期階段,太監是不可能的,大家不要在評論區輕言太監之類的,影響新讀者進來,謝謝理解,一定會好好結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