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區區十幾天的時間,在蒼國的威逼和懷柔政策下,雙管齊下,盛國君臣終於開始妥協。
就連一直抱著必死之心的鄧芝,態度也趨於緩和。
朱雀軍團釋放出善意,成功占領了幾座城池後,不再尋求一味的攻城,而是首先采取和談的方式。
當然,韓桐也深深的明白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的道理,二十萬大軍並沒有一股腦開進盛國腹地,而是在最主要的城池中,都駐留了一部分兵力,建立一個穩固的後方,謹防前線有變。
錦衣衛也積極配合,先是從吏部討來了一些任命文書,給那些起義的農民軍頭領封官,順便承諾了一下封爵之事,牢牢的在盛國內培養了一大波勢力。
這之後,在盛國皇帝的默許之下,農民軍迅速在後方占據了上百座城池。
這就相當於,蒼國在盛國內,扶持了一個傀儡軍隊。
這時,整個盛國的前線,加上府兵在內還有約莫七十多萬人,也在盛國朝廷的授意之下,或編入農民軍,或卸甲回家。
當然,這部分卸甲歸家的,主要還是府兵。
對於那些訓練有素的正規軍,也就是邊軍,蒼國可不會白白浪費掉,丟失這麼一批珍貴的兵源。
算一下,鄧芝麾下的邊軍,還有約莫三十來萬人。
大多是一些身經百戰的老士卒,很多人的從軍經驗要比蒼國的士卒豐富得多。
至於那些將領的職務,在楊沐的授意之下,蒼國也出承諾不改變他們的職位,並且做出了統計,之後準備授爵事宜。
這個,也就是之前兵部侍郎陽萬春所說的,與蒼國目前製度相悖的一個地方。
因為在蒼國,隻有兩種獲得爵位的方式。
一種是降級承襲的爵位,一種是用戰功得來的功勳爵。
一直以來,蒼國朝廷中的文官,即便是一些朝廷二品和三品官員,也沒能得到一個爵位,隻有那些世家門閥殘存下來的勢力中,才有一些人在功勳爵實行的時候,本身就帶有爵位。
直到今天,功勳爵第一次遭到特例。
因為要急於解決盛國的問題,給盛國軍隊承諾了巨大的好處,其中包括了給主要的將領們許諾爵位一事。
算下來,這次蒼國一共冊封下去上千個爵民,十四個伯爵,還有鄧芝這個侯爵。
要知道,就連朱雀軍團的大元帥韓桐,也僅僅是一個二星侯爵而已。
這雖然是一個懷柔政策,但是蒼國軍隊中,難免會有一些微詞。
眼下,為了快點解決盛國的事,蒼國也沒有辦法了。
四月十三日,為了消除兩軍之見的隔閡,韓桐親自修書一封,邀請鄧芝一起,在賀儀山脈下一同飲酒。
說是飲酒,其實就是營造一個冰釋前嫌的機會。
因為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就算是韓桐也心裏打鼓,擔心鄧芝率領麾下,什麼時候驟然發難,對蒼國反咬一口。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給鄧芝等一幹將領吃一顆定心丸,釋放出蒼國的善意,表示會遵守承諾。
盛國的將領都很聰明,知道這一會麵的重要性,於是鄧芝親自下令,將軍隊後退十裏,以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