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份文書,並不是正在攻打盛國的三大軍團的戰報。
它是青龍軍團大元帥衛忠全所寫,星夜派人送回來的。
比前線戰報更急。
眾所周知,在決定與盛國開戰之前,蒼國就做了兩手準備,將青龍軍團和白虎軍團全部部署在邊境上,並且連麒麟軍團都在隨時準備轉移,東西兩端的水泥弛道上,一直不允許民間商隊通行。
這種擔憂,雖然沒有發生,但是卻發生了一件更大的事。
晉國,攻占了大禮王朝的王畿!
也就是說,晉國一開始就沒打算與楚國交戰,以借道為理由,上演了一出假途滅虢之計!
得到這個消息之後,楊沐久久無語,一時間還無法相信。
大禮王朝的天子王畿,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地方,即便分封製度走到了末日,大禮王朝衰敗到了周邊隨便一個國家都能啃下一塊肉,但是還從來沒有哪個國家,敢擅自動刀兵。
曾經,就有一個姚國,依仗武力,對天子不敬,奪下了一部分天子的領地,結果呢?
這種行為直接給了各國一個口實,包括當時的晉國在內都喊著大義凜然的口號,眾誌成城,直接將姚國給覆滅了。
而大禮天子丟失的土地,也被各國瓜分,根本沒有再歸還給天子。
無奈之下,大禮天子也沒有辦法,隻好下詔冊封,以勤王功勳為名,將那土地分封給了這些國家。
自此以後,即便是哪個國家再強大,也不敢輕易冒險去嚐試吞並大禮王朝。
之後的霸主晉國,也是這種大義名分的維護者,因為想要名正言順坐踏實霸主之位,大禮天子的承認很重要,也算是一種另類的尊王攘夷。
就這樣,大禮王朝在這一片安逸中,苟延殘喘。
時隔七八十年,大禮王朝再次遭遇了同樣的事情。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出手的,竟然是一直以來擁護大禮天子的晉國!
說出去,沒有幾個人會信。
楊沐在看了信之後,半響才歎了一口氣。
晉國,這個昔日的霸主,已經不甘心做霸主了。
它的誌向,是取代大禮王室,成為天下共主!
當然,這個所謂的天下,指的是大禮王朝整塊疆域,在所有人的思想中,其餘幾大王朝所擁有的“天”並不是同一個。
也正是這一個變故,讓楊沐覺得,晉國皇帝這個人,並非他此前所想的昏聵。
為何?
當初,天下所有人都認為,晉國皇帝此舉,勝負在兩兩之間,即便是贏了楚國,也無法將楚國完全滅國,注定會因為後勤不濟,前線旗鼓相當,而功虧一簣。
誰曾想,他一開始的目標,就是要吞並天子王畿,苦苦設計,把諸國耍得團團轉。
楊沐甚至懷疑,跟著晉國一起出兵的那些藩屬小弟,一開始也被蒙騙在鼓裏,現在騎虎難下。
就算這一條計策是臣子想出來的,僅僅說晉國皇帝敢於納諫,敢於付諸行動這一條,就不是一個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