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桐和朱熙兩人,則是兩個非常四平八穩的人,進退有度,從領兵打仗來看,確實有過人之處,要不然當年也不會從眾多親衛中脫穎而出,有他們二人帶兵鎮守邊疆,楊沐也放心。
再說了,四大軍團如今的駐守之地,也是正好對應,不必再次移師。
“葛大人可有高見?”
楊沐看向了站在一邊的兵部尚書葛烈,這兩天兵部也在熱烈的討論,製定不同戰法,看葛烈在一旁欲言又止的樣子,應該是有什麼話想說。
葛烈拱手:“這幾日,老臣與兵部討論,不過卻在一個問題上陷入了停頓。我兵部認為,洞國此次興師動眾而來,若是其兵力分散,一一與我軍對陣,或者戰事出現不利,退守國內,封鎖邊境,我蒼國該當如何?難道,要與之進行曠日持久的拉鋸之戰不成?”
聞言,眾臣皆是一驚。
就連楊沐,也與孔尚賢相對視了一下,交換眼神。
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
“敢問葛大人,兵部的眾位大人可曾商議出了什麼對策?”孔尚賢問道。
“其策有二,請各位大人斧正。一,在戰事陷入膠著之後,我蒼國主動閉關,與洞國進行對峙,洞國太子畢竟還不是皇帝,其必然不甘心,會集結兵力與我軍交戰。”
眾臣點點頭,這確實一個可行的辦法,至少可以讓蒼國不至於太被動。
“那第二條呢?”楊沐心生期待,一直被他忽視的兵部獻上了一條可行的計策,這讓他很是意外。
“其二,就是一戰定乾坤!”葛烈說完,拱手道:“陛下明鑒,這一年多來,我蒼國大力發展軍輜和戰械,四大軍團皆采用了改進的連弩,上麵安裝了齒輪和轉換槽等物,數量更是多達萬架,並且將所有的戰車都改裝成了連弩車,又配備了大量的投石車與攻城車,加之士卒的甲胄和兵器等等……如此,我蒼國士卒全是精銳,說是天下無雙也不為過,如此大好之形勢,完全有能力與洞國大軍決一死戰!”
一戰定乾坤?
眾臣子皆對視,不發一言。
在座的大多是文臣,在軍國大事上,相對於武將來說,都少了一份魄力。
穩紮穩打,是他們的固有思維,一下子就說決戰,讓他們思維一下子沒有轉換過來。
“葛大人,我蒼國的軍隊,真能做到一戰而勝麼?”禮部尚書王膺問道。
“對啊,器具是我工部造的,那些戰械真能發揮這麼大的作用?就算是三支箭矢射中一個敵人,那也要一百五十萬支箭矢,要在短兵相接之前射完,根本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事。”工部尚書陳佑質疑道。
“這可是冒險呀,如果輸了的話,可是亡國之禍。”商務部尚書秦長風補充。
眾臣都十分認真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對葛烈的這個提議有著非常大的質疑。
畢竟,一開打就是決戰,這在各國的戰例中並不多見,其凶險十分之大,一不小心蒼國就有亡國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