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人文初祖?軒轅氏?
眾官員麵麵相覷,更重要的是,那個給皇帝陛下授法的人,竟然是華夏的始祖?
如今,神仙的來曆知道了,可是大家卻對那個所謂的華夏開始感興趣。
楊沐自然很高興,作為一個中國人,他當然樂意看到自己國家的文化被人尊崇。
而且他深深的明白一個道理,一個國家想要強大,必須要有先進的文化底蘊支撐,也稱之為軟實力,不然的話,很容易就會被曆史前進的滾滾車輪碾過,無情的拋棄,如同曇花一現。
這一點,在中國幾千的曆史中就可以看出,夷、狄、戎、蠻、胡等,都是幾乎和華夏同時誕生的族群,但是因為缺少強大有生機的文化底蘊,最後都湮沒在曆史的長河中。
譬如匈奴、突厥和鮮卑等,興亡都在百年間,要麼是直接衰落滅亡,要麼逐漸被強大先進的文明同化,慢慢消亡。
而要演變一個有生機和張力的文明,需要漫長的歲月積累,中途還不能走偏,顯然,蒼國是等不到那一天了,就算衍生出來,難不成把剝削百姓當作核心價值觀?
我要的八榮八恥呢?我要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呢?仁義禮智信,自強不息,知行合一,忠君愛國……
所以,給這個文化和信仰缺失的國家建立一套強大有生機的文化,非常有必要!
楊沐叫沈安拿來紙筆,寫上這些名詞,以及關於華夏的一些描述與神秘之處,交給眾官員傳閱。
少頃,眾官員也紛紛點頭,經過商議決定,在皇城中修建一座黃帝廟,接受萬民尊奉和祭祀。
至於推廣華夏文化,楊沐暫時沒有提,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首先要讓他們看到這種文化的好處,得到切身利益,然後才能讓他們主動的接受。
而且,他也明白,現在眾官員的心思,根本就不在什麼神仙之事上,而是——利益分配!
這一次,鄭康所率領的大軍就有兩萬人,俘獲了一萬五千人,這都是實實在在的青壯勞力,還有那些兵器和馬匹戰車,可都是值錢的東西。
該怎麼分?
最重要的是,昨日有一半多的官員叛逃,也就是說空了一半多的官位,這可是一塊大蛋糕!
一時間,人心踴躍,紛紛奏報,其中以六大家族的官員為首,一個個義憤填膺,要求將俘虜貶為奴隸,和所繳獲的戰利品一起,分給各大家族,說是用來彌補大家的損失,如果不這麼做的話,難以平息民怨。
楊沐心裏暗暗嘀咕,你們這些大家族,在這一次戰爭中損失什麼了?是丟失了一匹騾子還是一匹馬?還是家裏的黃花閨女被兵痞糟蹋了?
沒有!都沒有!反而是底層的士卒浴血奮戰,才有了這一次大勝利。
所謂的民怨,隻是一個借口,這樣的分配方式下,民眾和士卒們根本得不到一點好處。
偏偏,眾官員還將這樣挖國家牆角的事,說得如此大義凜然清新脫俗,仿佛本該如此的樣子。
楊沐當然不會答應,但是又無法立即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