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芸樂的事跡材料經過縣委宣傳部王勤勉的整理之後經過部長批示,直接報到了團省委。
不過這還不是最終的定稿,縣委宣傳部然後才將這份材料報到了縣委書記於海濤那裏過目。結果於海濤是火冒三丈,直接質問縣委宣傳部部長謝偉治:“你們宣傳部很牛啊,縣裏幹部的所謂事跡材料可以直接瞞過縣委就上報省裏了?這是誰給你們的權力?立即給我撤回來!”
謝偉治當然不敢頂撞於海濤,隻好讓王勤勉馬上聯係團省委,撤回曹芸樂的材料。
因為團省委早就想樹曹芸樂這個鄉鎮幹部的典型,聽到新鄉縣委的要撤回材料的事之後,自然也是大光其火,直接回電話給了團縣委,質問曹芸樂在新鄉縣犯了什麼錯誤,請新鄉縣委把她的錯誤材料報上來,然後才能撤掉曹芸樂的事跡材料。
這事兒團縣委的一把手將情況報給了於海濤之後,於海濤知道,曹芸樂這是上麵要樹她了,隻好作罷。
但他還是親自打了電話給了曹芸樂,問是怎麼一回事兒。曹芸樂隻說是不知情。
“小曹啊,這種事情你怎麼好瞞著縣委?我手下的幹部的事跡材料都報到省裏去了,結果我還不知情,搞得我非常被動。”
“於書記,這事兒我真的一無所知,至於是不是瞞過了縣委,我還真不知道怎麼回事。”曹芸樂也像個軟釘子一樣給頂了回去。
可於海濤並不放棄,直接查到了宣傳部,王勤勉隻說這是上麵催著要的一份材料,原以為是為縣裏爭光的事,於是就先把草稿交上去了。
當時王勤勉也是為自己的仕途捏了一把汗。於海濤原以為是王寶來竄掇的,結果調查之後,發現果然是團省委有一份推薦先進基層幹部事跡的文件,當時他還親自簽了字的,讓宣傳部負責推薦。
最終的責任,畢竟落在謝偉治的身上,但作為一個宣傳部長,於海濤並不想整他,因為曹芸樂跟於海濤的關係,一直被外界往好的一麵上猜測著,同樣,謝偉治也不例外,他還以為曹芸樂是於海濤的大紅人。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才想當然的認為曹芸樂這個材料才絕對不會有什麼問題,還以為自己立了一大功呢。
被於海濤莫名其妙的訓了一通之後,謝偉治這才知道,自己是拍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去了,於是趕緊到於海濤麵前檢討。
於海濤何嚐不知道其中的原由,肯定是自己跟曹芸樂的關係被謝偉治給誤解了。
謝偉治當然也委婉的解釋了這次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於海濤卻很無奈。他卻不能向謝偉治解釋,自己連曹芸樂的一根毫毛都沒撈著,卻隻好說:“不管是哪個幹部,不管縣委哪個領導多麼器重,黨的原則不能丟!規矩是必須要遵守的!”
在於海濤的辦公室裏,謝偉治被訓得滿頭大汗。
“是的於書記,這個教訓我記住了,下不為例。”
“以後不管宣傳哪一個幹部,都必須先經過縣委的集體決定才行!”於海濤又強調了一遍。
“是是。”
從於海濤的辦公室裏出來,謝偉治這才鬆了一口氣,與自己的設想相比,這個批評還算是輕的了。不過他心裏卻很委屈,明明老子是按照你的意思去辦的,現在卻反而挨了一頓訓斥,這是什麼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