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突擊調查(2 / 2)

“性格不合唄,許多事情我們談不到一起。還有,我對那個家實在做得太少,我不想讓金山付出得太多。”曹芸樂苦笑了一下,並沒有把自己與王金山分手的真正原因說出來。

“這個是你的私事,我不便過問。既然你都是獨身了,再談個男朋友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由此可見,寫舉報信的這人,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我跟王寶來之間也不是外人想象的那種關係。這個我也不想多去解釋什麼。楊部長,恕我不便細說。”

“好好,完全可以,這是你的私事嘛。你這麼坦誠,我很感動,既然是這樣的情況,也就用不著再作正式的調查了。當然了,作這次調查,也是組織對你的考察內容之一,以保證你的任用不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幹擾。我們選拔任用一個好幹部並不容易,許多詳細的工作是必須要做的,希望你能理解。”

“謝謝組織對我的信任。”

從楊部長的辦公室裏出來,曹芸樂心裏頓覺一陣輕鬆。這表麵上隻是一次非正式的談話,可對於曹芸樂來說,無異於上了一次考場。

外麵的氣溫很高,剛剛從有空調的房間裏出來,曹芸樂身上的汗立即冒了出來。

雖然不能確定已經安全過關了,但她覺得這次答卷自己還是非常滿意的。

在曹芸樂離開組織部長楊維義的辦公室不到半個小時,王寶來也被約請到了縣委的另一間小型會議室。不過,這次跟他談話的是副部長夏學謙。

談話的內容大同小異,而王寶來作出的解釋與曹芸樂也差不多,隻是語氣跟表達的方式絕對不一樣的風格。這更加印證了曹芸樂所說的並不虛假。

幾乎同時進行的一場調查,內容那麼一致,雙方作出的解釋也可以相互印證。這便讓楊維義對曹芸樂與王寶來兩人的話都深信不疑。即使裏麵偶爾出現一點點不一致的地方,也無礙於大局。

他馬上把兩次調查的內容合並在一起向於海濤書記作了彙報。

“於書記,我說這就是誣告,你看,果然是這樣。像曹芸樂這樣的同誌,難免會有什麼人嫉賢妒能,甚至懷有不測之心。”

於海濤接過了調查結果之後也是長舒了一口氣。畢竟曹芸樂是他剛剛捧起來的一顆政治明星,如果她的身上出了問題,那就等於打了他於海濤的臉。所以對曹芸樂的清白,他非常重視。

“嗯,你這個調查很有說服力,兩項調查幾乎是同時進行的,基本可以排除他們相互串通的嫌疑了。而且至少看上去都是合情合理的。就是不知道這信他媽是什麼人搞的?居然還是匿名,根本就見不得光嘛!”

“說他誣告還抬舉他了呢,我看這就是捕風捉影而已。這種人啊,唯恐天下不亂。他們早不舉報晚不舉報,為什麼偏偏是在您要提拔曹芸樂的時候搞這種不敢露頭的舉報?如果這人是黨員,我看絕對可以給他一個處分了。咱們的組織原則可是大明大放的,絕對不允許搞這種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