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得講課,卻要繼續挨完剩下的三周,隻好每日都在圖書館裏,增加下自己的知識麵,還記得去年的十一月,和一位學會計的老哥商討大事:
會計老哥:讓你一輩子這樣,每天就是上課、跑步、泡圖書館外加把妹,你願不願意?
我:這是不可能的,都快畢業了。
會計老哥:我是假設,你不要和現實混在一起。
我:當然不肯,日複一日,神仙也無聊。
現在看來,當時就是意氣風發,說什麼就是什麼,也不顧慮是不是有一日真的會如此,不過現在看來,真的遇上了,還挺願意的,一輩子就呆在一個圖書館,不理會外邊紛紛擾擾,燈紅酒綠。
這邊圖書館是一座哥特式尖頂鍾樓疊合兩座樓宇,通體堆砌紅磚,始建於民國十七年,門前凸出的一棟是一樓流通部,書籍可供本院學生外借,內共有200多萬冊書,一進門就是一個方型的櫃台,左右各安兩扇安全感應門,還書的往右走進去,借書的從左走出來,右進左出一目了然。從右進入有寄存的櫃子,櫃子往左又是一道感應門,還了書放好貴重物品即可進去。
此處一樓與二樓以上並不相通,走二樓須得借鍾樓對開的四十多級樓梯上去,a到f類的書主要分布在兩側,滿滿的書架,分類卻不含糊,西方經濟學還是古典經濟學或是通俗經濟學都會詳細,g到z類的則是通過一條較寬的巷子,我暫稱為巷子,由巷子進入,則是剩下的書籍,一樓內並無可供使用的桌椅,所以很多人像我隻好借完了書,再到二樓以上的自習區域去學習。
沿樓梯上到二樓,可不是隨便都能進,須得本院師生,有自己的借書卡在感應門刷一下才能過,如此院長早已替我安排妥當,進門以後二樓空曠,除了左側有兩個專門的影像放映室和專業類的工具圖書室以外,並無其餘,二樓主要還是供下雨天師生們放傘晾幹之用。
沿著樓梯上,是一條巴洛克風格的樓梯,左右各有兩條扶梯,沿著中間的唯一出口下來,上了三樓,各有四麵一個室,東西南都是自習區域,隻有北邊的是報紙雜誌室,三樓一圈環外都是小陽台,看久了可以出去透透氣,雜誌和報紙都是不外借的,中間隔開,報紙每次隻能拿一卷,雜誌內,要拿借書證登記,每次隻能拿一本雜誌,而且要按位置放好。
借書卡莫過於是最大的福利,師生每次可借十五本封頂,期限為六十天,續借也是六十天,也就是說一本書,可以拿在手裏接近一個學期,開學就借,回家再還,成了不少人的寫照,不過要是我,一個禮拜就得消耗兩本書的分量,觀書如月,以致每每和師姐們提議快點買新書,館內會根據書友會和網站上的排行榜,每半年就要更新一次新書,主要側重在時下的經濟類和藝術類,文學類則較少。
不想離校都有半年之久,而且剛領完畢業證,就有回來這裏教書,不由得感慨世事無常、人生苦短,四年元不過白駒過隙、彈指瞬間。
”老師,“卻是一名女生,短發順滑,是沙宣的效果,眼睛古板,卻著露肩的白恤衫,牛仔短褲,個子不高,鵝蛋臉,不算討喜,”你怎麼不進去啊?“
”哦,“我晃了一下,”剛才想到一些東西,忘了進去。“
”你到底是不是老師啊?“她問,”我怎麼看你,頂多也就大三的樣子?“
”哪裏?“我陪著笑說,”我要不畢業,都大五了。“
”還真看不出來。“那女生說,”那應該叫你師兄才對。“
”管他的。“
”那好,師兄,我先走了。“那女生沿校門的方向離去。
我走到檢索的地方,想搜一本《牡丹亭》看看,版本挺多,但真正好的找不到幾本,唯有走到藝術那類,仔細的每本都翻翻。
此時天色已晚,過了晚上七點,夕陽西下,卻發覺自己還未吃飯,正欲離走,不想經過了一個書架,一本發黃的封麵皮吸引住我,我往回看,卻是線狀本的崇禎刻本,竟是《遊園》和《驚夢》兩章,裏頭圖文並茂,應是原本不差。
我便用這精神糧食喂飽自己,不再想著肚子如何嘀咕,內裏一章一節,做撚唱打,都嫻熟得看起來,尋了個角落,安靜的坐下來看,自己不禁唱起一句”似這般斷井殘垣“,聽的有重聲,以為是自己嗓子好,沾沾自喜,卻不料還接著聽有”如花似眷,良辰美景奈何天“。
站起身來,循著歌聲而去,如怨如泣如訴,字正腔圓,是我在南京以來從未聽過之天籟,從這方書架走了過去,隱約之間,見到有人著鳳冠霞帔一閃而過,看不清樣子,或說背影,我快步追上書架,迅步而去,始終不見蹤影,那人又從左側一閃,我又追了過去,仍是一無所獲,影子好像在我身後又是一閃,往後看卻又不見。
突然,紅色影子在右邊書架浮現,我追了過去,卻不小心撞上一個女生,”老師,不好意思啊。“她忙道歉。
”同學,方才有沒看見一個穿戲裝的經過?“
那女生搖搖頭。
我又問:”那你剛才,有沒聽到有人在唱戲?“
女生又是搖搖頭。
我突然又見鳳冠霞帔的身影在遠處一閃而過,又追了上去,仍是沒有看到,此時已在巷子外頭,麵前時整齊擺放的一排排書架,於是四下打量,空無一人,頂上的燈卻奇怪的閃了幾閃,便又恢複正常。
走到門口,硬著頭皮問值班的先生:”請問,方才有沒看見一個穿戲服的經過?“
”老師可真會說笑,哪裏會有人穿著戲服招搖過市?“值班先生說。
”那,我借這本書。“我遞了過去。
”唉?“值班先生站起身來,”這本書可是放在專業收藏室的,老師你怎麼拿出來了?“
”我沒拿啊,我是從書架上找到的。“我忙說。
”那可奇怪,“值班先生拿過了書,”按理這本書是放在收藏室,都是不外借的,怎麼可能會出現在書架上?“
”不外借的?“我有些緊張,”能不能讓我多看兩眼?“
”這個可以,“值班先生說,”老師你等下看完,就把這書交換到這裏。“
”這個沒問題。“我又拿過了書。
一天夜裏,約莫是九點打後,從圖書館回來,到浴室洗漱,開啟花灑,不由得哼起一句”似這等荒涼地麵,沒多半亭台靠邊。敢是咱眯睎色眼尋難見?明放著白日青天,猛教人。。。“
”猛教人。。。。“記性不好,便忘了怎麼唱下去。
”猛教人抓不到魂夢前。”卻是有女聲接了這一句,我正說著”對對對,抓不到魂夢前。“
卻才意識到,我這房間裏,就我一個人,我有些發涼。
女聲繼續唱到:“霎時間有如活現,打方旋再得俄延,是這答兒壓黃金釧匾。“
我拿起浴布趕緊擦幹發身,換衣出外,不知是何緣故,總覺有些蹊蹺,便緩慢循著歌聲而去,大廳裏燈火通明,卻空無一人,於是往後退,卻覺有黑影在後一閃而過,又再後轉,身後又是一閃而過,頂上的白熾燈一閃一滅、一滅一閃,黑影卻不知何處去,時隱時現,於是放膽一問:”閣下既來找在下,何必鬼鬼祟祟,不敢以真麵目示人?“
那女聲卻空室傳來昆山腔的”冤家“二字,我看著陽台外,意識到宿舍前麵就是個人工湖,忙說”閣下若是不變,可否到湖邊一敘,高談闊論?“歌聲頓時嘎止。
我不經鬆了口氣,卻不料燈火竟全滅了,隻好鎖了門。湖邊,我行至,人身在路燈下仍顯昏暗,而歌聲又起,我隻好央求著”求閣下現身。“
鳳冠霞帔霎時出現在我右邊五米左右,背對著我,我以為她是個唱戲的,念起了昆山調:”姑娘,小生這廂有禮了。“
卻遭她冷冷一聲,那聲音聽著耳熟,煞是沁人耳根,”姑娘,你叫我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