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網上商城洗衣機定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顧客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定製產品,但顧客的自主選擇範圍還很有限,僅能在企業提供的幾個有限選項中進行選擇,這是中國企業進行產品定製化的有益探索。
(三)價格策略
在網絡環境中,充分與對稱的信息以及雙向溝通讓消費者有更多的理性選擇,交易成本的下降和定價模式的創新使得傳統的價格和廣告誘導受到很大的挑戰。
1.網絡對傳統定價理念的挑戰
傳統定價理念之一是,按照為公司創造價值大小把顧客分為ABC三類,在頂端的A類顧客占顧客總數中很小的一部分,但他們為公司創造的價值卻占了大多數,也就是20/80原則。B類顧客為公司創造的價值小於A類顧客,但顧客數量卻比頂端的A類顧客多,他們對公司較為忠誠,業務額較大,但對價格敏感。在底端的C類顧客數量很多,但創造的價值最少,有時甚至是負價值,他們的業務額小,對價格極端敏感。傳統營銷致力於把顧客從底端的C類往頂端的A類推移。
傳統定價理念之二是,公司的營銷活動之所以能夠進行,之所以能對顧客形成誘導,是因為市場中信息不對稱,雖然市場上許多商品本質上都是同質化的,但營銷者通過品牌、包裝、外形、廣告、服務等手段來使其差異化,對顧客進行誘導。
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傳統的定價理念受到嚴峻挑戰,它對企業定價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麵:
首先是充分與對稱的信息。信息搜索是顧客進行購買決策前的基本步驟。信息搜索是要花費時間、金錢和精力的,有時候信息搜索的成本甚至可能高出決策錯誤付出的成本。許多傳統消費行為是基於有限信息基礎上的,在網絡營銷環境,消費者通過上網可以獲得大量的產品、服務以及消費信息,這有利於他們做出客觀的理想決策。
其次是下降的交易成本。消費者的購買成本包括了搜索成本,談判成本,決策成本和監控成本。搜索成本包括搜索供應商和相關產品信息的成本;談判成本則是指顧客與供應商討價還價的成本;決策成本是顧客為決定選擇哪個供應商而付出的成本,包括向朋友征詢意見,詳細了解公司情況等付出的成本;監控成本則是顧客監控交易狀況,防止受到欺詐,以及在出現問題時尋求保護和獲得賠償的成本。我們不難理解在網絡營銷環境中這些交易成本都會有效地顯著下降。
最後是廠商定價模式的轉變。在傳統營銷中,大多數商品是供應商定價而顧客被動的接受價格,網絡正改變著這一現實。大量湧現的在線拍賣網站使網上購物者能夠自由競購各種各樣的產品,如手機、電腦、演出門票以及某地域的旅店等,這種方式下,消費者開始自己決定產品和服務的價格而不隻是被動的接受。
所以,信息的充分使得營銷誘導越來越困難;同時,網絡信息的便捷和交易成本的大幅下降使得顧客基礎呈現出從A—B—C向下移動的態勢,消費者越來越理性,顧客忠誠度越來越低。
2.網絡營銷的價格對策
營銷者認識到這種趨勢後,一方麵要順應潮流,合理製定價格,創造廠商和顧客雙贏模式。另外,換一個角度來看,互聯網技術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條件使傳統價格策略更加有效,諸如在產品定製基礎上的差別定價。網絡既可以讓消費者買到更便宜的東西,同時也可以按照顧客特定需求提供高度個性化的定製產品,在此基礎上,差異定價是可行的,而且能夠得到更多的消費者剩餘與溢價。
另外,通過減少消費者的其他非貨幣成本支出也是可以維持原有價格與產生溢價的。消費者購買某種商品的成本不僅包含了用貨幣支付的價格成本,還包括他們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成本等。激烈的競爭迫使產品價格不斷下降,但是供應商若能有效降低顧客購買成本中的非貨幣成本,便可有效阻止產品價格的下滑。比如其他供應商是三天內送貨上門,而你是8小時內送貨上門,急於使用產品或非常繁忙的顧客是樂意為此支付更高價格的。
(四)渠道策略
1.渠道的傳統作用以及互聯網對它的影響
製造商之所以願意把一部分價值剩餘讓渡給渠道中間商,就是因為中間商能夠支持規模經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簡化交易手續以及提供流通便利。渠道的作用包括通過調整數量差別支持規模經濟,使交易過程程序化,降低流通成本,簡化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信息搜索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