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村小學來的有秦勝利、劉書記、縣廣播電視台的台長袁博,縣報社的社長昌盛,鎮委書記黃元和鎮教育區員馬廣俊,並帶來了寫好的紅紙聘任書。
對於這幾個人的到來,李校長和老師們已不再感到驚嚇。因為上次鎮上的黃書記、教育組的馬區員已向秦明說明了來意,料想他們這一次肯定又是為此事而來。校長主任和老師們熱情迎接,秦明落落大方,彬彬有禮,寒暄讓座。李校長安排無關教師進班級管理學生,以免聲音嘈雜,影響談事。秦勝利人熟地熟,都能找得著認得清,向李校長和秦明把幾位作了介紹認識,大家相互間又一次握手致謝,然後落座。
“根據需要,我想從貴校挖走一個人,聘書也帶來了。縣報社、廣播電視台的負責同誌也隨我來了,還有秦副書記,鎮黨委書記黃元和鎮教育區員馬廣俊,李校長不會惜才不放吧?”劉書記直入主題,開門見山。
從上次黃書記和馬區員走後,李校長就隱隱約約地想到很難留住秦明了,勸其做好調動的準備,今天幾個重量級的領導親蒞,一向把秦明視如珍寶的李校長不敢挽留:“劉書記,和各位領導,我再不想讓秦明這樣教學能力、業務能力強的教師走,就不識相了。打個比方,龍需要的是海,隻有到那裏,才能彰顯他的神威,而不應該在海灘上長期擱淺。我同意放人,讓他發揮作用,助領導們一臂之力。”
“謝謝李校長。”劉書記說著,從包裏掏出聘書,走到秦明跟前,“你的家庭現狀,我們為你考慮了。住處,袁博、昌盛已為你安排好了,生活上有什麼困難,隨時給你解決。”
秦明不想違背自己的良心為誰歌功頌德。幫助秦忠良,為他出謀劃策,那是想讓大秦莊的人有飯吃,吃飽飯,能吃得好一點,不再是饃就饃,飯就飯,哪怕一家人吃飯時能在蘿卜的菜盆裏夾到一小塊肉改善生活、增加營養,他的努力就滿足了。各種合理化的建議被秦忠良采納,在大秦莊形成了尊老愛老,學習求知的風氣,雖然自己名不見經傳,可是也知足了。畢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秦虎下崗後的情緒低落,他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在他想到創業時,秦明全力支持,不遺餘力。在秦虎的廠子開業時,他耍了小聰明,使黃元等人被騙,接下來的是擔心被辭退。不過,一切還好,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而是被劉書記看中。
秦明雙手接過聘書:“劉書記,我秦明何德何能,需要你們至此?我從命了。”
秦明向秦忠良等人說明了情況,把賬目和錢款交給秦虎,讓他轉交給二柱夫妻管理。
在眾人的歡送聲中,秦明全家離開大秦莊,趕往縣城,開始了不同於農民的生活。
秦明隨同縣委的領導,各鎮觀看,重點采訪,整理成文,登報發表,電視播放。
秦虎機械廠的生意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