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道從地上爬起來對歡慶說:“弟弟,沒事,弟媳婦是為你嫂子生氣,我能接受,以後,一定好好善待你嫂子。”
“歡慶,左虹,我的好兄弟,好姐妹,都別生氣了,看在你哥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把我接回來的份上,原諒他!”雒安幸走上前拉著歡慶和左虹的手說。
在眾人的勸說下,歡慶和左虹的怒目稍稍柔和了些,減弱了些,重又坐到各自的座位上。
“長功大爺吃飯了嗎?”秦忠良問磨道。
“你們還沒來的時候,安幸就給他端了一碗菜和兩個饃、一碗湯,讓他吃了。”磨道說,“現在可能都睡覺了。”
“這樣做很好。”秦忠良說,“咱們做晚輩的,都要像張小妹、劉二俠、左虹和嫂子學習,照顧好老人,孝敬父母。他們從解放前過來,到現在,是最吃苦受罪的一輩人,在艱苦年代,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咱們養大,不容易哪!”
“忠良哥,我有個建議。”張小妹說,“咱大秦莊有的年輕人不孝敬老人,虐待老人的也有,有的兒子打父母,太過分了!能不能采取什麼措施,在大秦莊甚至更大的範圍興起‘尊敬老人,孝敬長輩’的風氣呢?”
張小妹的話像扔到河裏的一塊大石頭,激起了大家頭腦中的千層浪,紛紛插話說:
“落地(人名)把他娘的頭都打破了,是死是活都不知道,這樣的孩子有人性嗎?沒有一點人性!向六七十歲的老人要錢花,對嗎?”
“臭臭,打爹罵娘是常事,好像爹娘什麼事都對不起他,天天把眼睜得像老鼠夾子打得一樣。爹娘供他上學,給他蓋房娶媳婦,哪點沒對起他?”
“……”
“張小妹的建議很好。”秦忠良說,“現在經濟條件好了,說起來,晚輩孝敬長輩不是什麼難事。老人要求什麼呢?不就是一天三頓飯能吃飽,身上不冷嗎?能幹動的活,還不閑著地幹,你不讓他幹,他都閑不住,幹慣了。門前房後,屋裏屋外,經常打掃,帶孫子、孫女,拾掇零活,給晚輩騰出了休息的時間。老人是抱,不是廢品,也不是累贅。即使到了生命的晚期,有病有災,臥床不起,兒女給他們端茶送飯,擦屎換尿也是應盡的義務。在咱們小的時候,爹娘不也是這樣侍候咱們的嗎?他們嫌髒過嗎?嫌臭過嗎?沒有!不僅如此,他們還可能在咱們抹滿鼻涕的小臉上,在咱們臭臊味的屁股上親一下,逗咱們高興呢!有一句話說得好: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爹娘養育的恩情,報答都報答不了,再去虐待他們,這樣的人是沒有一點人性的畜生!連跪在地上吃奶的羊羔子都不如!人,誰都有老的時候!”秦忠良憤恨勁過去說,“這樣,誰給老人吃什麼飯,不一定都能看見。咱就從老人蓋的被子是薄是厚,是新是舊,是幹淨還是不幹淨上區分一下,兩個月或者三個月一次,每家都把老人蓋的被子拿到一起評比一下,再根據老人的反映,評出尊老的兒子媳婦進行表揚,以正麵引導為主,促進風氣的好轉。”
“我同意!”
“我支持!”
……
眾人紛紛表示讚同。